2021-4-10 | 小學英語論文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生活情景中通過自己掌握的語言開展對話表演活動,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比如,教育者在教學生學習一些購物用語時,可把學生分成小組扮演攤主,擺上一些實物,有的同學負責買東西,有的同學負責賣東西,要求學生通過英語接受語言,通過親身體驗實現英語交際目的獲得成就感。
2.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調控
英語教學過程中,有的教育者雖制定了特別好的活動方案,但實際實施時,往往會在活動組織和調控方面遇到一定的阻礙。簡單舉例,難以有效控制課堂教學秩序,有的學生對于老師提出的要求表現出了漠視;或者學生參與某類活動時會存在彼此不良好協作的局面。這些都會不同程度上阻礙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要想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就需要教育者加強教學的組織與調控。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必須及時有效科學引導、調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推動教學活動正常高效的運行。
3.進行科學的激勵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
要想將學生的心理動機、學習興趣及創造熱情全面調動起來,科學合理的情感激勵必不可少。一個好的激勵評價不僅能維護學生的自尊,而且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比如,在師生溝通交流、組織對話或者問答練習過程中,學生們經常存在口語錯誤情況,教育者害怕學生的口語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影響。其實,學生并非只能模仿眼前的語言,語言學習過程中,在其母語的影響下,人們經常會說自己獨創的句子,換句話就是每個人都具備創造力。
從心理語言學家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人們進行母語與外語的學習時,常會說一些他們按照之前掌握的知識研發出的錯誤或者實際中沒有的句子,這是每個人學習語言時必經的一條路。語言的錯誤往往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被糾正過來。對于這種現象,建議廣大的英語教育者通過鼓勵的方式,同時,清楚地告訴學生錯誤是難免的。抓住機遇,采取高效多樣的糾錯手段,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增強口語能力。在對學生的語言錯誤進行糾正時,不得有盲目心理,不然將會削弱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阻礙教學效果的提升。
4.注重人才需求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能和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良好的交流及交往;現階段,運用英語的國家與民族非常多,若我們不對小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教育,那么,學生今后的交際能力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英語知識與技能掌握,而且,還要全面反映英語文化。根據人才培養的需求認真分析教學中英語知識滲透的各類問題,嚴抓教學各環節。總之,始終以人才培養需求為中心的英語課堂教學才會呈現出有效性的特點,才會正常有序的運行。
5.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目標需要教育者全面熟知課程改革理論,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育者教學中應深入思考、全方位關注,加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力度,結合學生實際,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陸雙梅 單位:江蘇省金壇市薛埠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