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圖書館中RFID技術的應用現狀與優點
1)書籍流通處理的效率得以提高。因為RFID標簽采用的是非接觸的方式采集信息,簡化了資源的處理手續,使流通變得更加快速便捷,可以有效的緩解讀者排長隊借還書的問題;另外只要是在它探測范圍內,RFID閱讀器就可以同時讀取多個RFID標簽,可以同時對讀者手中的多本圖書進行借入或借出手續的處理,大大加速了書籍的流通速度。2)提高典藏效率,加速盤點速度。由于現在絕大多數的高校圖書館采用的是條形碼系統,而條碼閱讀器必須在近距離的情況下才可以辨讀條碼,因此盤點的速度和準確性受到極大的限制,采用RFID技術可以實現自動盤點,即利用層標自動在書架或書庫中進行圖書盤點、順架、上架、倒架等日常工作,并且可以遠距離同時讀取多個RFID標簽,以防止錯架和丟失書籍等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了盤點的速度和準確度,減輕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圖書館盤點工作效率。3)實現讀者自助服務功能。通過配備RFID自助借還書的外圍設備,讀者不再受圖書館開發時間的制約,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助辦理書刊借還手續,有效的避免了借還書刊的高峰期,這樣做不僅方便了讀者還減輕了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另外讀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閱讀興趣、需求和研究的方向自行實現圖書書目查詢、館藏圖書借閱、檢索資料、文獻復印等任務,從而實現讀者自助服務功能。4)有利于圖書館使用數據的統計,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利用RFID技術可以實現對館藏書籍的取閱率統計、個性化需求服務、個性化學科等服務。取閱率統計是指對書架上書籍的利用率情況進行統計調查,通過在書架上放置若干個閱讀器,定期的掃描存放在書架上書籍里的RFID標簽并進行讀取,如果某個時間段不能夠感應到某一本書,便認為該書被讀者借出閱讀,當再次感應到時便認為該書被放回書架,這樣可以統計該書的取閱率。5)能形成有效的圖書館防盜體系。RFID標簽即便在被覆蓋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通訊,它可以穿透塑料、木材等多種材料的物質,通過電磁波來追蹤和定位每本書刊的運動信息,防止書刊易毀被盜的現象,提高圖書館管理效率。
2、將RFID技術應用在高校圖書管理系統的實施步驟
2.1團隊的構建。高校圖書館要組織成立專門的RFID技術應用實施團隊,由流通、采編、信息技術等多部門協同運作,在圖書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與供應商積極合作,調動全體圖書館員積極參與到RFID技術的應用實施中來。
2.2功能的規劃。RFID技術應用于高校圖書館通常包含自助借還書子系統、圖書自動分揀子系統、圖書盤點子系統、管理員工作子系統、電子標簽轉換子系統、圖書查詢子系統、中心監控子系統、門禁安全子系統等八大部分,各高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要實現的功能和規模。
2.3系統的實施。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確定RFID標簽樣式和標準體系、標簽與原有條形碼標簽的轉換、數據的采集、標簽內信息的寫入、閱讀器的安裝、安全門的安裝調試、文件導航的設計與實現等具體工作。
2.4系統的維護與完善。系統建成后,應該及時對軟硬件系統進行維護、更新標簽中的數據,發現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與供應商一起對系統加以完善和優化。
3、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標準不統一。目前,全球有三大RFID技術標準體系。一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權威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RFID標準體系;二是在歐美國家采用的EPCGlobal標準體系;三是日本UbiquitousIDCenter(UID)標準化組織制定的標準體系,這三個標準體系在通訊方式、防沖突協議和數據格式三個方面相互不兼容。由于各生產商所生產的商品標準不統一,導致各RFID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不通用,阻礙了RFID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限制了館藏資源的互借。
3.2資金問題。RFID標簽目前的成本為一張1-2元人民幣,假設圖書館將所有圖書都換位RFID標簽,由于高校圖書館的館藏量較大,那么就是幾百萬的費用,在加上與之配套的RFID標簽閱讀器及信息錄入設備、自助式借還系統設備、門禁系統等設備的成本,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講,是一筆金額較高的支出,因此資金問題成為制約高校圖書館引進RFID技術的瓶頸。
3.3圖書館業務流程重組與崗位變更。在傳統的高校圖書館業務流程中,流通部往往是圖書館最核心、最主要的崗位。在圖書館采用了RFID技術后,雖然流通部的重要性不變,但是流通部的工作模式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3.4RFID技術與現有高校圖書館系統的整合問題。目前大部分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都采用條形碼技術與磁條技術,而RFID系統則是建立在RFID標簽技術基礎之上的,它們二者在通訊協議和接口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整合。
3.5信息的安全性與隱私權問題。RFID識別的信息媒介是電磁波,因此攜帶著嵌有電子標簽圖書的讀者有被追蹤的潛在威脅;由于在非接觸的條件下,RFID設備可以對標簽中的數據進行讀取,所以信息的安全性與個人隱私權的保護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
3.6人體安全性。RFID所采用的頻率為800~900MHz,屬于超高頻的范圍,圖書館是讀者閱讀與研究的場所,長期在RFID包圍中工作與學習,可能會引起免疫力下降或者誘導某些疾病的發生,另外RFID所使用的頻率受到國際電信聯合會頻率資源的約束。總之,隨著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發展,技術水平將不斷進步,標準將逐漸統一,應用該項技術的成本也會大幅度降低,將會給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促使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形式從人工服務向智能化服務轉變,提高圖書館館員的服務效率和質量,實現管理理念的提升。
作者:潘浩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