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基礎教育論文
1、存在的問題
中小學的音樂課屬于基礎課,高等師范院校音樂系是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搖籃,會彈奏鋼琴是音樂教師的必備能力。這種必備能力在現在的情況下該怎樣要求,采取什么措施來實現這些要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作為高師的鋼琴教師,需要了解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鋼琴方面應該具備什么能力和知識,當前高師鋼琴教學癥結何在。在此基礎上,編選適合的教材,采取恰當的措施,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合格優秀的音樂教師。
1.1突出“師范性”,改變鋼琴教學專業化的模式。
高師音樂在實際的教學中,一些教師仍把技能、技藝的傳授放在第一位,評價教師的業績和學生的水平往往只看重教材的難度和學生技巧的嫻熟。把學生當成演奏家來培養,偏離了師范教育的培養目標,特別是一些實行分科選修的學校更為突出。這樣教師的教學很不得法,很不得力,不能適應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的需要,不受學生的歡迎。事實證明,現在的高師音樂系的鋼琴教學必須沖出舊的桎梏,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和模式,來迎接基礎課的改革浪潮,培養新一代的接班人。
1.2對教學內容加以選擇。
(1)教材的特點首先就應具有師范特色,要選擇適合高師鋼琴培養目標的初、中級練習曲和樂曲進行訓練,筆者認為:高師鋼琴教學應以鋼琴基本彈奏能力,應用能力,教學法及全面修養的結合為特點。筆者認為:可根據辦學層次,各學校師資力量與學生水平及教學設備等具體情況,可分為必修、選修,專修,從而確定各種課程內容的程度,使教材選擇既有明確的目的,又有相應的程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2)熟練地掌握各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和弦及伴奏音型;(3)為歌曲編寫并能配彈的即興伴奏;(4)掌握鋼琴的基本教學法。運用音樂與技術相結合的訓練法,把練習曲和流暢的樂曲片段結合起來,訓練手指的跑動;(5)要求學生一定要看譜彈奏,要用耳朵去傾聽自己的彈奏,亦或用腦彈琴。這就要求學生在開始階段一定要用慢速去練習,這樣就可以給自己的大腦留出一部分空間去聽、去想,只要持之以恒,這種耳朵與大腦的能力是可以具備的:(6)視奏練習也是高師生鋼琴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應該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視奏訓練,盡可能多安排學生瀏覽作品,擴大音樂視野;(7)開設合奏課,培養學生相互之間協作、默契的能力;(8)重視藝術實踐。高師音樂專業學生更需要加強在校期間的藝術實踐活動。可組織學生定期舉辦個人或是多人的演奏會,使每位學生每學期都有幾次登臺演奏的機會;(9)進行教育實習。教育實習是師范音樂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要從各方面做好準備,讓學生在實習中真切地感受到作為一位合格的音樂教師,在工作中可能會面臨的與鋼琴的彈與教有關的各種問題。
1.3加強簡譜即興伴奏訓練,線譜、簡譜應并用。
由于現在全國的中小學音樂教材大多數是簡譜,少數是線譜,而高師鋼琴教材全是線譜,學生接觸簡譜的時間很少,大多數人簡譜即興伴奏不熟練,應變能力較差。經長期實踐證明,簡譜確實利于普及,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識譜負擔,有利于提高識譜率、欣賞興趣、欣賞力及創新思維。現在的電腦音樂軟件也有用簡譜制作的,其功能和效果并不差于線譜。因此,簡譜也應該納入鋼琴教材之內,特別是簡譜即興配奏。
2、面向基礎教育,突出師范特色,實現高師培養目標
師范類鋼琴教學的目標不是培養專業尖子和演奏人才,而是要培養掌握鋼琴這件樂器、為將來教育工作服務的人民教師。目前,高師音樂專業的學生入學時在鋼琴學習上大多數從零開始,基礎和起步的一致性,為鋼琴“集體”教學統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學進度提供了可能,也為我們改革以往的“一對一”傳授方式提供了契機。這樣將會大大減少鋼琴教學在教師數量和教學時間上的成本投入,還將對緩解學生多、鋼琴教師少、教學負擔重的矛盾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3、逐步提高高師鋼琴教師的綜合專業技能,樹立崇高的教育理念
高等師范音樂院(系)的鋼琴教師應該具備:(1)進行鋼琴教學的能力;(2)實際演奏能力;(3)能夠改編或創作一些有一定價值的鋼琴作品或歌曲伴奏;(4)相應的文化修養。這就要求鋼琴教師要不斷學習音樂理論知識,不斷與外界進行學術交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追求和創造新知識。這對培養未來的音樂教育人才以及進一步發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等方面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綜上所述,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新一輪高師鋼琴教學的改革已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在這種進步的變革時代,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實事求是、以變治變,大膽探索,逐步形成一種符合高師鋼琴教學自身特點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和逐步體現出高師鋼琴教育應有的特色與價值。
作者:高雨佳 單位:內蒙古集寧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