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成型的會計教育模式帶來現狀及影響
本文研究觀點認為,除了大經濟因素之外的影響力量中,會計教育模式也是能夠影響到學科發展和工作水品的因素其一,其所引發的種種現狀及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比如會計教育在三種不同的教育中都共性偏重于既定的會計理論知識,不關注實際會計理論和文化需要更新、需要與時俱進,從而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定性思維存在的缺陷。若是現行會計科目設置隨著經濟時發表展暴露相關問題,可是學習的學生從未有過此類思考、教育者也無所研究,繼而導致問題被拖延、暴露后又長時間得不到解決。
反之觀看國際,美國自1938年會計程序委員會成立以來的75年來,把規則導向的會計準則一再制定具體化,所有的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多達4530頁,為市場繁榮作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但自安然事件后,美國就快速反思規則導向原則繼而能夠迅速轉向原則導向,這也是會計教育模式不同帶來的。
二、改革勢在必行及怎樣著手改革
當今會計的發展趨勢是會計標準從分散走向大同,財務報告和會計工作從單一走向綜合會計功能從反映監督轉向影響經濟效果。在這樣的會計趨勢風向變化關鍵時刻,我國的會計教育模式必須隨之一起改革、一起跨越成長。僅從會計核算人員評價指標這個小點出發,在最新研究下表明,會計核算人員評價指標應包括:具備財務會計與報告、管理會計、審計、稅務、一般商業知識、信息技術知識,能夠履行日常業務會計核算,依法納稅并填寫報告;履行過程中遵循法律法規與職業規范。可以看出既包含專業知識水平,又包括綜合能力和個人素質養成中的風險意識、心理素質。
以廣西財經學院在“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中的表現為研究對象,它在特色專業建設中探索,再結合我國特有的會計文化和發展趨勢,可以淺要分析如下:會計教育模式必須改革,必須構建特色,引導不同層次、類型的會計需求。不再是簡單地分類普通、職業和成教會計教育,而是綜合取其精華、單獨更有特色。
將我國會計教育拔高到推進發展我國會計軟實力提升的高度上,不再重復出現會計教育舊模式的基因缺陷。構建新型會計教育模式并不是完全摒棄過去的全部,推陳出新才是硬道理。特別是占比例最大的高等院校會計教育,一定要做好總體長遠規劃、優化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在師資教育方面,不能一味學院理論,必須把有實際財務工作經驗的帶入課堂,互動式、啟發式、猜疑式教學。市場需求的導向下,促使會計教育所培養的人和市場經濟完全融合。
三、展望改革后大環境下的會計未來
加強對會計教育模式的戰略研究,是對會計文化的融合創新。從歷史中觀察,文化蛻變是碰撞發展、螺旋發展的。在整體過程中強勢文化向弱勢文化輸出,在目前的會計教育模式中,經過碰撞改革,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們的會計文化發展。從改革會計教育模式入手,相信可以整體提高我國會計的軟實力。認識會計職業性、普遍性和穩定性的性質,改掉競爭中實力不足、冒險精神不強和科學探索不足等問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將我國整體會計的潛在優勢和競爭力發揮出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結合實際、腳踏實地,將會計教育改革深化發展,必將贏得更好的未來。
作者:景冬梅 單位: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