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政政策引導與鼓勵農業科技創新的途徑
1、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科研基礎設施,也即創新三要素中的物力,其包括科研機構科研人員的辦公環境及農業科技創新所需的試驗設施設備,如分子標記實驗室、組織培養試驗室、冷凍庫及田間大棚、噴灌、水電、道路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由于農業科研單位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科研機構,其不具備創收能力或創收能力很小,科技創新所需的基礎設施設備,只能依靠政府財政政策的扶持。對于地市級農業科研機構而言,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差異,其地方財政收入的差異較大,如三明市農科所地處閩西北山區三明市的沙縣,與沿海城市相比,山區與沿海地區財政收入差距較大,如三明市農科所擬建設的“三明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主體建筑共需資金3500萬元左右,盡管三明市委、市政府給予大力支持,由于地方政府財力有限,靠每年僅400余萬元的科技三項經費中擠出50萬元資金的扶持創新中心的建設,無疑是杯水車薪,且會影響本市其他科技項目的扶持力度。因此,“三明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順利建設,需要得到省級及國家級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
2、科研推廣經費扶持方面
地市級農業科研機構主要從事應用型研究,與省級、國家級科研機構相比,其應用型創新成果所占的比例較大,尤其是良種選育與應用成果所占比例更大。如在我國農業生產上推廣時間最長、應用面積最廣的水稻良種“汕優63”,就是由地市級科研機構三明市農科所,在80年代初期選育而成的,為此,地市級農業科研機構在我國應用型農業科技創新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國家和省級財政在財政政策制定上應整合政府各部門財政資源,分類管理,公平分配財政資源,屬于農業應用型創新及成果推廣的財政資金應向地市級科研機構傾斜;農業部、農業廳應用型產業體系資金也應向地市級科研機構傾斜,加大對地市級科研機構應用型科技創新、成果推廣的投入力度,引導和激勵地市級科研機構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瓶頸與改進建議
1、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瓶頸當前,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遇到的瓶頸問題主要有兩個:
(1)土地瓶頸問題
我國農村集體土地實行家庭承包經營,是一項長期不變的政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受到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生產方式的限制,農民對科技成果的投入和應用的積極性不高。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勢必要加大農民的投資成本,對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經營,增加投資帶來產量增加的收益并不明顯。現有土地政策的制約,導致農業科技成果難以形成規模經營,而規模經營更能夠體現出規模效益,比如種植1畝水稻新品種能增產30公斤,種植100畝就能增產3000公斤,對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來說,推廣2-3畝的水稻新品種,增產稻谷100公斤左右,按現行稻谷價格每百斤干谷140元左右,增產值也就是300元左右,扣除新增成本后增收就更少了。此外,當前農村許多青壯勞力大多離開農村出去打工或者從事其它商業行為,農村主要由婦女和老人在家務農,出現了務農的兼業化,這也給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帶來實質性的困難。
(2)農產品市場瓶頸問題
農產品市場銷路的問題也是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一個瓶頸問題。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現象十分嚴重,在農產品產能過剩時,則出現賣難的問題,如山東大白菜產量過剩時,產地價格每斤只有7分錢,單產提高、種植面積大,總產量過剩,導致增產不增收,甚至虧損;而在農產品產能欠缺時,又不時遭遇一些不法商家的炒作,烘抬價格,如網絡上盛傳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油你漲”、“蘋什么”等新詞層出不窮,不少商家還成了“海豚族”(海量囤積一族)。農業生產的宏觀調控難度大,增加了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難度。此外,對于一些特色的農產品,其鮮食市場銷量有限,需要加工企業加工,這類科技成果的推廣在生產上更易遭遇市場瓶頸,如“永安黃椒”市場價格一般在2元/斤以上,有的年份在年前價格達80-100元/斤,而在2011年其產地收購價卻僅有0.5元/斤;三明市農科所選育的辣味加工專用型辣椒新品種生產推廣也是如此,需要有加工型企業來帶動推廣。
2、改進建議
(1)適度流轉土地經營規模
針對農業生產推廣遇到的土地瓶頸問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明確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創新。
(2)扶持龍頭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扶持一個龍頭企業,等于扶持上百、上千,甚至上萬個農戶。通過出臺財政政策,扶持以種業經營及農產品加工或流通為主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采取“種業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加工或流通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積極引導和激勵經營良種的企業及加工流通型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或半緊密的產業鏈條。通過規范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同契約,明確產供銷多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對那些前景看好,又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合同契約關系的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多加引導和激勵。要創新扶持政策,如鼓勵龍頭企業向農戶返回一定比例利潤、設立價格風險基金、對農戶提供的農產品實行價格優惠、向農戶支付預購定金、提供貼息貸款等措施。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松散型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良好的契約或股份制關系,增強其帶動能力。
作者:羅英 單位:三明市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