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實驗論文
一、物理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1.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
從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規律來看,任何事物被人接收都是從觀察開始的。物理學是研究事物本質及規律的學科,其以事物的自然活動規律及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因此觀察是物理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中學物理學科的教學內容是建立在自然基礎活動之上的,因此必須要通過實驗來完成觀察和測繪,進而得出結果。因此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這也是中學教學的育才目標之一。
2.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素質
實驗是獲得知識的基礎手段,通過實驗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在動手能力、理論結合實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獲得能力的提高,進而使學生在聯想想象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獲得突破。物理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重要學科之一,因此中學物理教學在讓學生獲得直觀的物理知識的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物理實驗中要求學生所進行的所有步驟及內容必須是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的,要求學生要從客觀事物的事實出發,做到嚴謹細致,同時還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始終如一。實驗的這些要求,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頑強精神,而且還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與精神。
二、提高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1.轉變觀念
以目前實際的中學物理教學現狀來看,實驗教學在課程設置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根本無法達到基本的物理教學要求,這些問題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弊端,過于重視課本知識及考試成績,而忽略了物理學科的本質及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達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必須要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急于求成,過度關注升學率等硬性指標,而應該著眼未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重視全面地培養人才,從學識和能力等多個層面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2.確立合理的指導思想和實驗教學目標
在確立了中學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的理念及地位之后,教師就應對物理實驗教學進行積極的改革,明確教學思路和目標,通過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導出其學習物理知識的內動力。另外,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及過程,合理巧妙地更改實驗要求及目的,不以簡單的“通過實驗獲取知識”為目的,而應重視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教師可根據實際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將演示性實驗改為讓學生自己動手并講解的實驗等,注重實驗教學內容的外延,使學生學會利用物理實驗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首先,演示性實驗的改革要注重過程的直觀性、可見度、參與性、趣味性、易動手等特點;其次,在實驗教學內容的設置改革上,要改變傳統實驗教學的弊端,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鼓勵學生自主實驗,讓他們在實驗的過程中獲得所需要的知識,避免在實驗課前將所有的過程及結果提前告知學生,應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主發掘。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欲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分析能力。再次,要注意在實驗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上進行變通,將物理教材中的小實驗做成課堂實驗,多增加課堂外的物理實驗,讓學生走進自然,開展課外探索性實驗,鼓勵學生自制實驗工具及材料,完成“小創作、小發明”活動。
3.重視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教材的改革
教材改革應建立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上,中學物理教材需體現出學科的特色,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來達到中學物理教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另外,還要制定專門的實驗教材,在實驗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材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社會、教育形式的發展,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產生。知識在不斷積累,教育也應該不斷創出新的內容、新的知識、新的模式。因此,我們要時刻關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各類熱門問題,結合國內外先進的物理實驗教學經驗,編制符合學生特點的物理實驗教材,并時刻保持更新與跟進,使教材能夠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要注意緊密貼近實際生活。在教材的改革上,添加與生活、科技緊密聯系的實驗課題,或能反映物理學科變革的實驗課題等。
作者:王世暉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沙井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