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賞識教育論文
一、賞識需要注重細節
注重細節是賞識教育的基本方法,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缺點,再頑皮的學生也有閃光之處。不但好學生需要賞識,學困生更需要老師的賞識。同樣的一份賞識,對于好學生是“1”,可對于學困生而言也許價值就是“100”。一旦他們從賞識中感受到老師的公平、真誠、信任、愛心,將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在一次數學測試中,一位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得了75分(全班最低的),可是我發現這里面有一題是其他學生都沒做對的。于是,我抓住這一點,在課堂上對他進行表揚,讓他把自己的解題思路講給大家。有的學生恍然大悟并給予掌聲。我及時地表揚了他分析問題的能力,并鼓勵他如果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成績肯定會有更大的進步。以后上數學課時,當我提出問題時,他總是用期盼的目光看著我,希望能給他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習的態度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轉變。有了學習的興趣,成績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賞識要有一定的藝術性
我曾從書上讀到美國人最提倡的一種自然教學法。只要是孩子樂意做的事,家長與老師的評價永遠是兩句話:“太好了”“,除了不對的地方”。這是一種比較值得借鑒的一種賞識教育的方法。一句“太好了”及時肯定了學生,讓學生吃了一個定心丸,老師還是很喜歡我的,再講“除了不對的地方”學生此時比較容易接受批評,關鍵是這種方法,讓學生依然認為自己是個好學生、好孩子。而我們的老師則常常就是怕學生驕傲,教育孩子時常說:“老師知道,你是有一點點的優點的,但是……”殊不知就是這個“但是”讓學生認為自己真的很差、很笨。孩子此時的心靈處于封閉狀態,就像小烏龜一樣把頭縮了回去,刀槍不入,慢慢對學習也沒了興趣,甚至自卑起來,這恰恰是我們所不想看到的。有一次,一個學生交給我的作業,亂寫一氣,六道計算題錯了五道,我頓時氣得火冒三丈,想把他拎過來批評一頓,可轉念一想:這樣有用嗎?于是,我轉換話題,試著說“:這道題是這六題中最難的,你居然做對了,太了不起了。”學生一聽眼睛一亮,忙說“:老師,我還能把其余的幾題都做對。”果然一會兒他就將另外幾道題做對了。小小的賞識能呵護學生的心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摒棄那些恨鐵不成鋼的傳統思想,少一些指責,多一些贊許。要讓學生從答對一個問題,完成好一次作業,取得一次進步中獲得滿足感。也許,這些平淡的贊賞,真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作者:竇亞莉 單位:江蘇連云港市贛榆縣實小集團新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