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管理,一馬當先
對寄宿學生的安全教育(如交通、防汛、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等),要在引導宣傳上下功夫,要把工作落到實處,如:邀請派出所、司法局人員來校進行普法教育,邀請交警來校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等。利用多媒體教室播放安全教育宣傳片讓學生觀看,利用校園廣播網、國旗下講話、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專題班會、周會課、黑板報、宣傳櫥窗、LED屏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與警示;在不同時期重點提示與引導學生,如:清明時節的防火教育、炎熱季節的防溺水教育等,促使學生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防患于未然。并在特定時期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預案的演練,如防震、防火、防汛演練等等,進一步培養學生提高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另外,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由于學生人數多、在校時間長,彼此之間難免會發生小摩擦、磕碰行為。為此,一是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會課、周會課及適當時間教育學生要求團結、知友情、講禮貌、懂謙讓。同時,嚴格要求班上同學之間發生矛盾不能化解時要及時上報老師,由老師來幫助裁決,避免矛盾激化;對學生之間的小矛盾因自行處理不當引發大的沖突的,要嚴肅處理。二是值班人員及教師發現并處理學生之間矛盾時要多從正面來教育引導,幫助他們化解矛盾,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之中去。
二、管理寢室,提升素質
為創造整潔、文明、舒適、優美、規范的生活住宿環境,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需要加大對寢室的管理。為加強對學生寢室的有效管理,在安排男、女生分開住宿的同時,在寢室的安排上,要定室、定床、定位、定人,把同一個班的寄宿生安排在同一間寢室;如果一個班有多個寢室時,力求使多個寢室連在一起;若出現混合寢室時,也最好讓同年級的混在一起,并使混合寢室中的班數最少化,在混合寢室中,同一班的學生須固定在同一區域的床位。這樣既方便班級活動安排,又便于值班人員夜間核查學生人數。另外,班主任加強對寢室的監管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選好寢室長,依托班干部,培養自律性,逐步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為意識,如講究衛生、洗衣曬被、整理內務、勤開窗戶、節約水電、按時起居、愛護公物、相互尊重、團結一致等,以此來強化對學生寢室的有效管理。為進一步加強對寢室的管理,需要完善規章制度。可把寢室管理納入班主任考核與班級考核內容中,作為評選優秀班主任、先進班集體的條件之一;制定《學生宿舍管理規定》《損壞公物賠償規定》等,用規章制度來制約學生的言行、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初中寄宿生的整體素質,培養他們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疾病的發生,培養他們團結友愛、和諧共處、積極進取、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優良作風,要充分利用“優秀寢室”“文明寢室”“星級寢室”等評比活動,激發寄宿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觀念,進一步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三、以身作則,倡導奉獻
在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求教師能靜下心、坐得住,立師德、比奉獻。校黨支部要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小學教師八不準》等教育法律法規,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要以開展“做品牌教師,樹個人形象,促學校發展”,“爭先創優”,“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教師素質提高年”等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廣大教師的思想道德素養,進一步促進廣大教師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意識品行。在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因為許多工作都要求教師在八小時以外來做,且要認真負責、恪盡職守、不計報酬,所以在做好廣大教師工作的前提下,還需要學校黨政干部處處起帶頭作用,發揚奉獻精神,在值班督導、早晚輔導、課外活動、夜間巡查等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顧全大局。要反對功利行為,樹立模范典型,通過身邊典型人物先進事跡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和精神力量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進而增強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農村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四、家校聯合,共擔職責
寄宿制學校初中學生在校時間長,且他們正在長身體、增智力的重要階段,因此,學校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家長與監護人的督促、支持、理解與配合,共同承擔教育學生的職責。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通過家訪、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召開家長會、電話溝通等方式,加強家校聯合,進一步了解、促進、激勵學生。在家校聯合方面,學校要為每個學生建一張家庭聯系卡,把學生家庭住址、父母情況、聯系電話及任課教師的電話等記錄清楚。學校每學期要召開一次家長會,通報學生在校的情況,讓家長參觀學生的食宿、學習等環境,虛心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加強校內外溝通。同時班主任及科任教師要做好家訪工作,特別要抓好家長接送學生時的個別家訪工作,密切家校聯系。必要時與家長簽訂協議,如“防溺水教育協議”“交通安全教育協議”等,目的是要求家長培養學生在家時的安全意識與樹立自身的監管義務意識,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五、開展活動,健康身心
對于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來說,學生食宿在校,因此空閑時間相對較多。為活躍學校氛圍,豐富寄宿學生生活,學校應多開展有益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各種活動,如舉辦校運動會、單項體育比賽、趣味體育比賽、歌詠比賽、書畫比賽、文藝晚會、學生辯論賽、讀書演講賽、各學科知識競賽等,培養學生特長,促進個性發展。同時,學校還要組織開展敬老愛老活動,春游秋游活動,祭掃烈士墓,邀請老革命、老戰士來校為師生做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優良傳統講座,并結合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節假日(如無煙日、禁毒日、交通安全日等)開展相應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知識面與應對能力,培養其適應社會能力與成為合格公民的意識。另外,學校還可組織學生參與到各村民小組中去宣傳環保知識、防火知識等;倡導學生開展“節約零用錢,志愿獻愛心”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班做個好成員”,培養學生養成發揮主體意識、弘揚奉獻精神、體驗道德教育、體會關愛他人的思想品格。
六、結語
總之,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管理工作貴在堅持,要細化管理、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活化機制、營造氛圍、從嚴治校,針對問題和挑戰,不畏懼、不退縮、不消極,迎難而上,促使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進一步走上健康和諧發展的軌道。
作者:陳斌 單位: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安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