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安全工程論文
一、加強領導,層層落實責任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關系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級政府十分重視工程建設。為加強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領導,新鄉市一是組建各級工作機構。市、縣、鄉三級政府均成立了以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有關部門參加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市、縣水利部門都建立了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辦公室,抽調專人,具體負責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二是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市政府與縣(市)區政府、縣(市)區與鄉(鎮)政府、鄉(鎮)政府與項目村逐級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并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列入政府工作目標,年底進行考核;三是實行項目責任人制度。市政府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各級政府一把手為項目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分片包干,責任到人,每個項目村都要確定縣、鄉、村三級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安全生產責任人。四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在工程建設工程中,市主要領導經常聽取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匯報,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市領導、縣(市、區)領導經常深入到項目工地,督查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現場辦公,及時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設計
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好壞,規劃設計是基礎。為合理確定工程布局和工程形式,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充分發揮建設效益,各縣(市、區)以2012年農村飲水現狀普查為依據,對區域內所有飲水不安全村莊,按照“先安全、后方便,先集中、后分散,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結合當地自然環境、水源條件、村莊布局和經濟發展水平、新農村建設要求,因地制宜,統籌考慮,分類排隊,逐片規劃,宜集中則集中,宜分散則分散,做到適度規模,集中供水,以求投資合理,效益最佳。由于上級下達投資計劃與項目村人口數量相聯系,項目村人口數量決定投資額,所以在確定項目村時,新鄉市要求縣(市、區)水利部門組織技術人員對工程設計所需資料進行全面調查搜集,在綜合分析計算的基礎上,根據工程型式確定工程規模,再根據工程規模對上報人口作適當調整,以防止項目實施時資金出現缺口或大量結余,使項目資金能合理有效使用。
三、強化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為保證工程質量,各縣(市)區按照項目建設要求,認真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和監理制,建立質量監管體系,完善質量監督機制。新鄉市每一批項目計劃下達后,各縣(市、區)水利局都要組建項目法人,成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局或管理處,由法人對項目招標和建設管理負全責。項目建設中重點把好以下四個關口:一是把好材料設備進口關。對工程使用的主要設備材料水泵、壓力罐、機電設施、管材、水泥等實行招標采購。材料采購要有技術人員把關,所購材料必須符合國家質量技術要求和衛生標準,嚴禁偽劣產品進入。二是把好施工隊伍關。對打井、管網施工、設備安裝等投資規模較大的工程均實行招標制,嚴格審查參與投標者的資質,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擇優的原則,選擇技術力量強、業績優良、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對由群眾投勞完成的土、石方工程也要由專業技術人員加強指導。三是把好質量監督關。實行業主監督、監理監督、政府監督和項目村監督等多層次質量監督。嚴格實行監理制,工程關鍵環節由監理單位跟蹤監督,不允許出現掛名監理。每個項目村都實行技術責任人制度,施工期間全程負責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并對工程質量終身負責,每項工程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部分縣市的項目村還派人到現場進行跟蹤監督。四是把好驗收關。每個單位工程竣工后,縣(市)區水利部門都要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按照有關技術規范要求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全部工程完工后,先由縣按照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驗收方案規定進行自檢,再由市組織逐村復驗,最后由省組織抽驗,層層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四、加強監察,促進項目建設
為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進度,市政府經常組織督查組,不定時對工程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督查。在組建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時,將市監察局列為成員單位之一,專門制定了《新鄉市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行政效能監察方案》,對農村飲水項目建設實行效能監察。市監察局在項目建設期間多次深入建設工地,對工程進度、質量和資金使用等進行全方位督察。明確要求對完成任務好、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將由市政府進行表彰;對因組織領導不力不能按時完成建設任務的,以及資金配套不到位,出現工程質量等問題,將依照行政效能監察方案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在污染區飲水安全項目實施期間,個別縣由于工作不力,影響了工程進度,受到了市監察部門的查處。在飲水安全項目實施中建立行政效能監察制度,有力地增強了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意識,對項目實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在后幾批項目實施過程中,全市都能按時或提前完成建設任務。
五、積極探索,確保工程長效運行
管好用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其長期發揮效益,關系到整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成敗。要使工程能長效運行,就必須確定適合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良性運行機制。新鄉市十分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在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積極的探索。2006年以來,新鄉市水利局多次組織相關人員到外地參觀學習,并對全市已建成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現狀逐村進行了問卷調查,結合實際,深入分析,并按照上級關于農村飲水安全運行管理有關政策要求,制訂了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機制建設初步方案。建立長效運行管理機制,其核心要做到“兩個落實,一個監督”。即明確和落實管護責任,保證和落實管護經費,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圍繞這個核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種運行管理制度。全市實施飲水安全工程的項目村全部建立了《供水工程管護制度》、《供用水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水價核定和水費征收制度》、《供水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等,全市統一制作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月報、年報,飲水安全工程維修記錄、保養記錄等工程運行管理所需要的有關表格。通過制度來規范運行管護工作;二是落實管護資金籌措渠道。經過反復研究,制定了《新鄉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大修、折舊基金籌集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已由市農村飲水安全辦公室印發各縣(市、區)。《辦法》明確了大修基金籌措方式、標準、管理主題、使用范圍、支出方法、監管措施及有關法律責任等。大修基金由縣級水利部門建立專賬,專戶儲存,統一管理,分村獨立核算,為工程長效運行建立了資金保障;三是通過競爭推選管護人員。市飲水安全辦公室要求實施項目的村莊,都要落實工程運行管理人員。各村項目都要將供水成本、水價、預測用水量,以及管護人員條件、各項規章制度等向群眾公開,讓群眾充分參與,通過拍賣經營管理權的方式產生管護責任人,以增強管護人員責任意識;四是完善監督。各項目村都要通過村民代表推薦的方式建立監督委員會,明確委員會組成人員及職責,負責對管理制度執行、工程設備完好、供水服務等狀況對管護人員進行監督考核,并負責協調管護人員與用水戶之間的糾紛。同時要求管護人員必須建立稅費收支專賬,實行財務公開,定期向村民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作者:辛丙全 單位:新鄉市節約用水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