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企業管理論文
1存在問題
1.1滯后的思維模式阻礙了信息化的有效開展
我國企業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完善信息化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經濟運營模式上,相對還比較落后。企業由于滯后的思維和運營模式已經實施很長一段時間,包括企業管理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推動改革的難度,需要在意識的轉變和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競爭,提高服務和成本意識及商業服務品牌。只有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發揮企業的規模效應,才能體現信息化的突出優點。
1.2信息系統的投入結構不合理
信息化系統是一個涵蓋了軟硬件、網絡資源的復雜異構式的系統。其中包括的資源和涉及的學科門類都非常多。在構建信息化系統的時候,應該合理規劃,進行各種系統架構的合理資源分配。只有合理均衡地全盤考慮問題,才能構建高效率的信息化平臺,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合理的投入結構利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促進了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真正的管理水平及核心競爭力。
1.3缺乏戰略信息系統應用
信息系統作為一種戰略資源,應該是戰略的應用。為解決信息系統的問題,戰略信息系統中的規劃和目標應該是明確的。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戰略決策,首先,能夠對時常的運行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合理地進行規劃和布局,獲取相對的優勢。其次,綜合考慮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針,提高生產效率,促進企業發展。形式的發展將最好的業務和信息系統項目開發的經驗融合到系統的開發合作中,有了合理的戰略目標和良好的決策,配以強大的信息化專家系統,構建良好的系統和運營,推動經濟活動的戰略應用。
2相對競爭優勢
2.1優勢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企業的相對競爭優勢。首先,信息系統使得企業生產、銷售、流通的中間環節減少,企業可直接面對消費者,并及時得到市場的反饋。第二,隨著產品的不斷升級,市場已經轉變為對服務質量的競爭模式的追求,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最后,從有形的經濟轉變為虛擬經濟,消費者的心理和對產品的依賴度是企業最關心的內容,企業資產通常是以上市規模的形式來體現。
2.2信息系統降低成本
如果企業的所有價值活動的成本比競爭對手具有累積的成本優勢,就可以創造有利條件去開拓市場份額。首先,信息系統降低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縮短路徑距離和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成本優勢。庫存是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庫存不僅占用空間,并大大占用了企業的運營資金,如果能實現零庫存,信息化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對減少庫存,促進企業的發展是大有益處的。各種成本的降低和累積都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2.3高附加值和戰略高度
經濟活動的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不僅具體的生產實踐中,而且在戰略層面。近年來,高管們開始利用專家系統對核心目標進行戰略研究,戰略的有效實施保證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相對比較優勢。通過及時的揚棄,及時把握市場運行規律和發展脈搏,加強企業自身的內部管理和核心競爭力,努力降低成本,尋求高附加值的產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2.4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和企業品牌
企業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新世紀以來的高新技術發展帶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不同領域的高新技術不斷融合和創新,相互補充,相互影響,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信息化系統比其他高新技術對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具有更廣泛和深入的。信息系統的生產技術應用已成為現在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它降低了企業的培訓和生產成本,樹立了企業的品牌,提高了生產效率。
3結語
信息化技術對企業的助推作用和改變是徹底的。信息化使得生產中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的調度合理,技術管理和管理信息變得相對簡單,使資本、技術、知識和人力資源得到了迅速發展,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作者:魯新廣 單位:首鋼通鋼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