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建推動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的政策體系
目前,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原始積累方面顯得稍微不足,缺少發展上的后勁,需要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缺少發展的強大后勁,應該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效完善并制定扶持農村當地龍頭企業、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與農村合作社經濟的發展的政策措施,在資金投入、項目審批、稅費減免等方面進行一定的政策傾斜力度,調動各個方面參加到農業生產化經營。制定的具體政策將涉及到具體部門的實際利益,有些部門需要進一步強化各個方面服務意識,有效消除本位主義,并努力克服本部門的利益,最大程度的給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創造和諧的寬松環境。要全面規范市場,并且對面向當地龍頭企業的相關收費盡量給予清理整頓,有效減輕當地龍頭企業的經濟負擔,積極改善當地龍頭企業的多種稅負,改善經營環境。要進一步強化相關的配套服務,并且努力適應產業化發展的基本要求,從市場、通信、水電、信息等多個方面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營造好的條件,有效降低當地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加強其參與社會主義市場競爭的能力。
二、提高農村經濟的組織化、社會化程度
提升農村經濟的組織化、社會化程度,是減少市場風險、增加農民收入,大大提升農業競爭力的有效措施。農村經濟產業化的中心是創建完善的利益機制,但是當前的農村經濟較為突出的矛盾與問題是龍頭與基地,以及農戶與農戶之間的利益在連接機制建設方面還不健全,不能實現有序對接。我國有些城市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后,研究出股份制合作農業的重要發展之路,這是對農村經濟組織方面的再次革新,其核心是解決了利益機制方面的大問題。因此,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運用先進的經驗,充分利用好“協會+農戶”、“公司+農戶”等形式,將農民和市場有效結合起來,研究能人領辦、農民自辦等多種樣式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要能全面適應農村分工、分專業的現實需要,積極鼓勵當地城鎮的干部、賦予群體、企事業單位等能參與到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之中。尤其是當地的鄉鎮干部更應該發揮帶頭作用,主動做好對接工作,積極鼓勵有實力的農業大戶轉包農民土地,積極發展規?;洜I。并且,還應該善于發現農村經濟組織代表,總結并推廣這些典型代表的經驗,通過政策支持,讓各類經濟組織能迅速發展,有效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三、堅持農村經濟服務體系
社會化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需要完備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基本的保障。這主要是因為如果廣大農民的科技素養不高、信息不靈、科技素養不高,并沒有提供很好的服務的話,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之路就不會很順暢。在農村經濟服務的社會化問題方面,要充分依托農村當地的專業技術部門與龍頭企業,將農民的自我服務作為有效的補充,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服務系統,積極鼓勵服務逐漸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具體來說,農村經濟服務體系社會化建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一是,創建完善的銷售體系。從當地實際出發,創建完善的農貿市場,通過建設市場來充分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有了該市場之后,農民的銷售就不會再發愁。如果只抓住農業生產,不抓住市場的話,農民的產業化發展就不會堅持太久。二是,進一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有效滿足農民在產業發展方面對科技的要求。充分跟依托科技組織以及科技人員,將農業科技傳授給當地的農民。提升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中的科技比重非常重要。因此,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創建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農民科技培訓中心等技術部門,培養農業技術方面的人才。三是,做好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為了讓農民能獲得信息服務,有效通過職能部門方面的作用,將農民專業協會作為主體,將農民專業大戶作為骨干,創建民間自我服務組織,做好農機設備、柴油、資金、化肥等供應,通過完善服務體系,為廣大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解除廣大農民群眾的后顧之憂。
四、科學處理好各方的利益關系
不管是從農戶,還是從當地的加工企業來講,利益成為其關注的重點話題。特別是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農民開展農業生產,并不能認定為是自給自足,而應該是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大量銷售農產品,提升收入水平。但是加工業也想和農民進行聯合,規避直接進入到原料生產范疇內的風險,而又能得到很好的原料保障,以便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農村經濟產業化經營主體對經濟利益追求,讓農戶與龍頭企業有機結合在一起。農村經濟產業化是讓每一個生產環節在農戶與企業之間進行自由分配,有效降低成本水平,更加具備市場競爭力,為實現雙方在社會主義市場中的競爭提供可能。為此,必須科學處理好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作為當地龍頭企業來說,就要讓利益分配辦法做到科學合理,而當地的政府也應該對農戶與企業利益分配進行必要的監督,有效控制雙方可能出現的矛盾,影響到農村經濟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
五、結語
總之,農村經濟堅持走產業化發展之路,對提振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要積極研究市場化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創建推動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的政策體系,提高農村經濟的組織化、社會化程度,堅持農村經濟服務體系社會化等,從根本上提升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水平,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楊素慧 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麥胡圖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