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機安全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違章駕駛、操作現象嚴重
隨著拖拉機等農業機械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導致各類嚴重違法、違章行為大量存在。買車不掛牌、開車不辦證的“黑車非駕”現象屢禁不絕;違章載人、客貨混裝現象相當普遍;不遵守交通法規、違章駕駛、隨意行駛,頻頻導致事故發生。不按照使用要求隨意操作、違章使用農業機械,造成大量人員受傷和財產損失。
1.2駕駛、操作人員技術能力偏低
由于很多駕駛操作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培訓,農業機械的如何使用都是通過使用者之間口口相傳,或者自行摸索、“自學成才”,很多駕駛操作人員只會使用,而不懂如何對農業機械進行有效、良好的保養,嚴重影響了農業機械的技術、經濟和安全性能,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一旦遇到機械故障或緊急情況,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容易釀成安全事故。
1.3農業機械質量參差不齊
近年來,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農民生活中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農村擁有廣泛的消費市場。不容忽視的是,各類農業機械的大量生產,造成生產廠家多、種類多、品牌多,也使得產品質量魚龍混雜。無論是主機還是配件,經常發現假冒偽劣產品,侵害了廣大使用者的經濟利益,并經常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引發安全生產事故。
2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措施
農機監理部門作為農機車輛、駕駛員安全管理的責任部門,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管是法律法規賦予的神圣職責,要以對人民群眾認真負責的態度抓實、抓好。
2.1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提高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安全意識
農業機械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規沒有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很大程度是由于相當一部分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認為農業機械速度慢、可操作性強,不易發生生產事故,而形成安全意識淡薄。因此,提高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駕駛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是當務之急。農機監理部門要組織宣傳隊伍,深入農村、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機生產一線開展宣傳教育。要通過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月”、“送安全下鄉”、建設農機安全村等活動,多層次、多方位地向農民和駕駛操作人員宣傳農機法律、法規,宣傳違規操作、無證駕駛、無牌上路的危害性,使廣大農民群眾從思想上受感觸、受震動,擴大教育面,讓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重視安全生產,切實繃緊安全這根弦。同時,通過營造農機安全生產輿論氛圍,形成全社會重視、全民參與的良好環境,以達到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目的。
2.2抓好源頭治理,根除農機安全生產隱患
農機監理部門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實履行好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要組織人員上門服務,逐村、逐戶做好農機保有量的排查摸底工作,詳細登記造冊。幫助無牌、無證車輛辦理登記入戶手續,督促未參加年度檢驗車輛參加年檢,使“黑車”無“藏身之地”,報廢車無法上路。要加強“田查田檢”,對檢查發現的違章行為,及早糾正,堅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決不姑息,徹底根除農機安全生產隱患。
2.3加強市場管理,確保農機產品質量
農機監理部門要協調農機管理、農技推廣等部門,履行好農機法規賦予農機部門的職責,加強對農機市場管理及農機產品質量檢查,使鑒定、培訓、修理和推廣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同時,要密切與公安、工商、質量監督等部門的配合,加強對農機生產企業、農機市場產品及從業人員加強監管、搞好服務,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堅決打擊。農機監理部門要嚴格按照《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對拖拉機進行初檢入戶和例行年度檢驗,對未達到安全標準的拖拉機不予登記入戶,不予核發檢驗合格標志,并責令其限期修復,對嚴重老化或難以修復的拖拉機要強制報廢。
2.4實施技能培訓,全面提高駕駛員素質
農機監理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定期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道路駕駛、田間作業等技能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訓練,使駕駛操作人員掌握拖拉機及配套農具的構造原理、基本性能。學會正確操作使用和拆裝、調整、保養、故障排除和一般的修理,達到拖拉機駕駛員技術等級標準。嚴把考核、發證與年審關,培養一支安全生產意識強,駕駛操作技術過硬的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隊伍,確保農機生產安全,為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人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于志杰 單位:河北省承德平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