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數學教育論文
一、教學內容的職業化滲透
教師通過該題目的講解可以適當的滲入相關的職業教育,比如擴大講解的范圍,多講講相關稅收的知識,擴充下學生的視野,這也是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途徑。【生產問題】某數碼產品廠生產高檔耳機,2002年的生產成本為50元,出廠價為利潤的20%,到了2003年,在技術改革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下,成本降低,2006年的成衣出產價只是2002年的80%,但工廠的例利潤卻增長到50%。問題1:求2002年的該耳機的成本;問題2:求以02年的成本為基數,求02年到06年每年成本的降低的百分數。該題其實也是運用簡單的數學公式即可解決,但是引入耳機生產的現實例子確實能夠得到年輕學生的好感,畢竟這些電子產品的使用他們是最多的。從中他們也可以了解一些商業生產的問題,如成本,利潤之類的基本知識。可能在這類題目的提示下在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后最好能夠緊貼專業需要,選用學生可能感興趣的話題,貼近實際,確保教學內容與專業聯系的高度性,綜合運用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等。
二、教學方式的互動化
中職學校數學的教學過程不僅是單純的輸入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貫穿領會知識,在這種要求下,需要教師對學生的高度培養其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同學老師交流。從中職數學教育特點來看,其教學時間與以往的教學時間相比減少了許多,而且難度也有明顯的提高,所以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較高的的要求。數學能力包括了分析,思考,解題,抽象概括、大膽假設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而這些能力的綜合培養對與學生以后的職業能力培養是相當重要的比如在講積分概念問題老師講:有一個班級的同學出去玩,遇到一棟大樓。同學們想量測它的高度,但是當時沒有專業的測量儀器。問同學們如何知道樓高呢?學生1:我們可以去問大廈管理員。學生2:百度哦。(對于這種回答老師不必要全盤否定,可以先做出肯定的贊賞,然后再鼓勵同學們繼續用我們所學過的數學知識來進行解答)老師說:當時學生隨聲帶的只有日常用品,如手表之類的。講完這個之后學生會有一些討論,慢慢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慢慢想出來:從樓頂扔下一個物體,計算落到地面的時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行列出公式計算。用這個實際的例子去體會積分的應用,讓學生在老師的一步步引導下自己得出解題方法,會使得這一知識點印象深刻。
三、結語
總之,在中職教學數學教育中,教的內容方法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數學老師應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教育思想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
作者:謝海健 單位:數學教學中職業教育的滲透江蘇省啟東第二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