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彩的表達方式
1.利用材料質感的表達
醫院建筑室內候診空間的色彩主要通過材料表達,而建筑材料普遍具有自然屬性和人造屬性。自然屬性的材料包括石材、木材等純天然材料,還包括人工合成的仿自然材料。這類材料主要體現人性化色彩,多以灰色、木色、大地色等柔和顏色為主,配以大自然天生的紋理,拉近人與空間環境的關系,使患者感到放松、平和;人工屬性的材料主要是金屬、玻璃、板材和涂料等,顏色多彩,但如果不經過處理則會體現出冰冷質感,易造成刺激感。
利用不同質感的材料表達不同色彩時,有多種手段,例如玻璃本身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材料,但為了滿足患者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可以通過貼膜的方法將玻璃的通透性變成半隔離性,在保護患者私密性的同時又不完全阻斷室內外環境。另外由于其特殊的透光性和對不同波長射線的選擇透過性,不一樣的濾光膜還可以改變室內環境,起到降低室內溫度等作用。
2.注意光線作用
近些年花園式醫院設計理念逐漸被應用于實際項目中,因此越來越多的自然光和人造光線被引入建筑中。而室內色彩在受到不同光線的影響下會呈現不同的效果,若候診區顏色比光線顏色重,就會顯得房間陰暗,患者面部也會呈現不健康色。如果分診節點處采用過于亮麗的橙色或紅色,在自然光下患者視線會產生補色,使得顏色變綠,略顯骯臟。而在走廊空間中,當不同顏色相連的兩個或多個區域中光線亮度不同時,由于色彩作用可能也會產生過亮或過暗甚至眩光的不適感。因此這類走廊在選擇色彩時要注意色彩的變化,與其相連的空間也要注意不要采用明暗度對比強烈的顏色,這類問題在眼科候診區內應特別注意。此外,光本身具有色彩傾向,還具有反射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側向光和漫反射光來刺激色彩的變化達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例如通過高側窗將光線引入,柔和地反射到色彩墻面或者地面上,整體空間色彩就會變得明亮而柔和,使患者產生積極樂觀的心態。此外,還可以利用晝夜不同的光線變化使同一種顏色產生不同效果。例如,在候診大廳內采用灰色裝飾,當白天外部陽光刺激較強時,室內色彩在視覺上較室外陰暗,患者易產生涼爽的心理暗示;當夜晚室外光線微弱時,又會產生室內比室外明亮的視覺效果,由于生物趨光性使患者產生較為安全的心理暗示。
3.植物色彩點綴作用
醫院內適當地配置綠色植物可以緩解患者對于同一色彩的審美疲勞,同時引入自然氣息,使患者和醫生緊張的神經得到舒緩。另外,植物本身具有多樣性,除了常綠植物還有各種花卉,其色彩既豐富又天然,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植物本身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這一點也為醫療建筑候診空間色彩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二、色彩的搭配手法
1.色彩屬性
色彩本身有冷暖、遠近、明暗的屬性,醫院公共3空間部分的設計可以利用這些基本屬性將各區域進行區分和引導。各種色彩同時存在時,有對比才會看出變化,即這類對比屬于強烈對比。這類對比主要是色相、明度和對比度的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補色的對比,這類對比一般比較刺激,在醫院公共空間中較少使用,即使存在也需要其他少量調和色搭配;基本屬于同一色系——這類對比屬于微變化,經常出現在醫院這類建筑的公共空間中,主要以淡雅的白色、粉色、米色為主。如果需要多種色彩的對比組合,可以主要考慮通過改變顏色透明度,而非改變顏色純度來統一各種顏色。
2.虛實對比
不同顏色還可以通過形式產生虛實關系,如前文所說人造玻璃磚、玻璃貼膜、有色相的光線、甚至同一顏色的欄柵等,都屬于虛化的色彩。這類特殊處理的色彩與普通涂料相互配合,可以產生很多不同的視覺效果,同時也會對患者產生不同影響。
3.圖案
我國醫院建筑候診空間室內彩色圖案應用較少。很多設計者認為色彩圖案大多用于兒童病房等特殊醫療空間,這一觀點的前提是把圖案默認成為大面積色彩圖案。而除此以外,微小色彩圖案在醫院設計中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例如很多醫院會采用由穿孔板的吊頂材料,其實這種設計不會因為其不規律的小黑孔使患者產生不悅情緒,從視覺角度來說相當于一片灰色調,只有特別注意后圖案才會出現。實際上,在一定條件下這樣微圖案的處理可起到調節患者情緒的作用。另外,這類手法也可以考慮運用于輸液中心和留觀室。
三、結語
通過對醫院建筑候診空間色彩的研究可以看出,醫院室內色彩搭配關乎患者的心理,其手法亦可多種多樣。色彩搭配是集材料、心理、美學等多方面科學的研究。隨著人們對于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醫療建筑本身也不再僅僅是治療疾病的場所,其功能更多轉向為預防和康復等方面,因而針對患者色彩需求的分析也要愈發細致和人性化。
作者:王珊 齊琪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