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八大系列活動為抓手打響“茶文化”活動品牌
一是舉辦茶文化主題筆會。茶文化節期間,組織書法名家在茶市廣場舉辦茶文化主題筆會和展覽,邀請縣內外書畫名家,圍繞唐朝詩人寫茶詩,創作一批精品。
二是舉辦歷代精品茶具展。在農特產品博覽中心舉辦歷代精品茶具展覽,挖掘茶文化歷史內涵。
三是推出茶文化組合系列產品。開發推出茶與絲綢,茶與宗教,茶與小吃,茶與書畫,茶與奇石等組合產品,提升大佛龍井附加值,加大特色產品開發力度。
四是組建特色的高檔次茶藝表演隊,組織開展茶道之源文藝表演。建成一支風格迥異,極富特色的高檔次茶藝表演隊,在茶文化節期間亮相,打出茶文化影響力。
五是開展茶文化與地方曲藝表演,把農特產品博覽中心辦成全縣茶文化示范點。
六是舉辦“大佛龍井”品牌產品系列推介活動。組織龍頭企業在蕭山機場、大型茶館開設“大佛龍井”品牌產品專柜,到同香茶樓舉辦“大佛龍井”品牌產品系列推介活動,打出“大佛龍井”品牌影響。
七是組織企業赴參加全國首屆茶業博覽會和紅茶比賽。組織地域紅茶、大佛龍井等參加省供銷社主辦的全國首屆茶業博覽會和紅茶比賽。八是整合我縣茶產業相關資源,制定茶文化園(茶文化村)建設初步方案。
二、以滿意服務為前提深化“三農”工作
一是加強農資服務體系建設,做大做強恒豐農資配送中心。認真做好農資淡季儲備工作,保證農資產品質量,強化優質服務,合理作價銷售,加強連鎖配送,確保農業生產需求,使農民朋友滿意。
二是發揮“協會”作用,服務各類合作經濟組織。要加強農產品經紀人和農資流通協會建設,建立完善內部運行機制,加強對會員的業務培訓,指導發展各類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的程度,增強服務功能,努力實現農民增收。進一步發揮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會員間的信息交流,總結經驗,推廣典型。
三是繼續抓好農民培訓工作。充分發揮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基地的優勢,借力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開展以農產品經紀人培訓為主,其他專業培訓為輔的多層次培訓。2013年計劃培訓300-400人(舉辦1期初級農產品經紀人培訓班。舉辦1期40人左右的高級農產品經紀人培訓班,全年發證培訓人員100人以上)。
四是發揮“舌尖”淘寶網的作用,依托農特產品博覽中心實體店,以淘寶網強大的銷售網絡為載體,積極探索網上銷售農特產品的新方式。
三、以改革創新為理念推進基層組織建設
堅持開放辦社,在全系統形成狠抓基層組織建設的共識。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根據自身優勢、特點,創新為農服務體制,努力探索產權多元化的經營體制,建設新型基層組織。一是基層社建設。了解組建程序,依托農特產品博覽中心這一平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市場經濟原則創建一家茶市供銷社。二是專業合作社建設。結合我縣特色優勢產業和新興農業發展實際,發揮龍頭企業和基層供銷社的帶動能力,聯合農產品經紀人和農村經營大戶,積極領辦創辦各類專業合社,2013年新辦專業合作社1家。三是經營服務綜合體建設。以農特產品博覽中心為基礎,新建集展示、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經營服務綜合體1家。四是擴大農特產品博覽中心建設規模,新建農產品博覽中心分中心1家。
四、以發展壯大為目標抓好供銷市場建設
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一是做好再生資源市場規劃前期工作。加強部門對接,完成再生資源交易市場的選址工作和初步設計,協助相關鄉鎮(街道)做好土地征用準備工作。二是加強市場調研,形成加油站和供銷超市建設方案,開展選址工作。三是形成中國茶葉拍賣分中心落戶的具體實施方案,做好中國茶葉拍賣分中心落戶的申報工作。
五、以二次騰飛為契機深化兔產業發展
一是舉辦“兔肉美食休閑節”,推廣兔肉產品。二是深化完善兔業資金互助資金會工作,加強監督、規范運作,出臺《兔業資金互助會監督管理意見》,嚴格工作程序,服務兔業生產,計劃全年累計發放互助金1億元。
六、以系統和諧為追求強化自身建設
一是抓好機關自身建設。“三定”后,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學習,掌握政策和業務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潛下心來,踏踏實實為“三農”服務好每一件事,真正做到“有為有位”。聯系供銷社實際,加強防腐倡廉思想教育工作,建立黨內監督機制,嚴格執行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民主評議制度,為做好供銷工作提供政治保障。二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綜治工作。安全工作必須堅持長抓不懈,警鐘長鳴,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認識、措施、監督、整改四到位,確保系統安全。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穩定關系,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處理和信訪工作,促進供銷社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