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方法設計
在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教學手段的選擇使用上,始終貫徹把實施目的、實施過程與實施效果相融合的原則:
(一)實施目的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包裝設計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科研、實踐三位一體,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形成立體化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包裝設計原理的基本概念、及應用原理的能力,開展各類的實踐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生的能力培養要求,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包裝設計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施過程隨著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的不斷改進,課程的學時數有較大的壓縮,而教學內容有增無減。面臨著內容的增加與課時減少的矛盾,依賴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教學要求。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在課程教學中采用了PPT電子課件、實踐與設計實物講解、設計資料圖片和多媒體網絡等授課方法,將枯燥的教學內容置于圖、文、聲的教學氛圍中,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動態化和生動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將課堂教學、網上課程、網上答疑和作業等各教學環節有機結合,促進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
(三)實施效果: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融合將教學內容體系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課堂理論教學是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在理論教學中結合包裝設計實例,講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應用,將理論應用于設計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專業素質。實踐教學可以對課堂學習的知識加深理解、鞏固知識。注重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概括和綜合能力,充分調動學生課內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學中采用生動的短片錄像、圖片、實物講解形式。例如:對于包裝紙盒結構設計這一部分,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到市場對包裝結構進行深入分析與調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二、教學手段改革
不斷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隨市場經濟的發展,本課程的內容和授課方法也在不斷地隨之豐富。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隨時提問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并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難易點,用調查表的形式,收集學生對本課程的教學意見和建議,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注重課題的實踐性、科學性、合理性與可實現性的設計與運用,將市場中的現實課題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避免以往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學院與社會實踐割裂的弊端,以及學生創造力弱的不良傾向。本課程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為特色,多媒體課件和傳統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重視教學理論的研究,不斷充實更新教學內容,建立符合實際與新穎的教學理論體系。理論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自學答疑為輔,重點講授包裝的概論、包裝結構設計、包裝容器造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四大部分,并開展案例分析、專題講座。實踐教學以實踐設計、市場調查、現場實習為主,并結合優秀實習基地教學網站相關內容,使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充分了解包裝結構設計、包裝容器造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方法等要點。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營造教與學的良好氣氛,解決以往教學模式的單一、教學氛圍沉悶、教學方法單調的問題。結合學分制的實施,建立相應的課程評價、考試、評分等措施,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教學體系的完善性。通過課堂練習、討論和完成系列化包裝設計等作業的教學環節,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的訓練和考核,鼓勵學生正確編寫調查研究報告,針對實際設計擬定設計內容,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形成新的課程考核及學習效果評價體系。
三、教學效果
這種實踐教學,激發了學生的設計創意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拉近了學生課程學習和職業崗位實際環境的差異,使學生在學校就收獲職業工作經驗和實際設計成果,擁有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主要是針對不同類型的設計理論、設計風格、設計手法、設計內容等進行合理的定位訓練,以便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多種設計形式的學習與探討,訓練學生的設計與制作技能。
(二)綜合設計與實踐創新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已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設計技能的基礎上,根據教師提供的項目設計課題,利用校內實訓機房完成設計制作,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綜合創新設計能力的平臺。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實踐設計思想是有機結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形成一個教學統一體,通過課堂多媒體理論教學、專業實訓機房、現場教學和對校外大型超市商品包裝觀摩相結合、模擬實訓和實際項目設計實踐結合,使學生把本課程的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側重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意思維、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作者:秦燕妮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