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淆專業要求與非專業要求,教學簡單化
國際經濟與貿易教研室《國際貿易》課程授課老師因長期從事本教研室《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養成了從本專業角度對授課內容的要求出發,進行教學,要求較高,缺乏教學的靈活變通性,所以導致學生學習吃力現象的出現。綜合而言,《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缺乏差異化。如何在上述那些專業領域進行《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就顯得格外的迫切。教學內容如何選取,采取何種教學方法,運用什么教學手段等,才能做到既簡單、低成本付出,又能取得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其他專業《國際貿易》課程培養的要求?這里主要從教學改革原則和教學改革思路兩大方面入手進行分析。
二、《國際貿易》教學改革原則
要對《國際貿易》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必須要依據專業培養的目標及授業師資的實際情況,在一定原則下進行。
1.與人才培養目標匹配原則。不同的專業,對于《國際貿易》課程需求是不一樣的。市場營銷專業更側重于《國際貿易》課程里面實務部分內容;工商管理專業側重實務部分的流程控制,理論與政策部分的基礎概念;會計學專業側重與基本常識及國際貿易方式及國際貿易類別,知識與會計做賬的聯系;經濟學專業側重國際貿易理論的演化、政策的影響理論及實證分析,以對接《國際經濟學》課程及理論經濟學研究的需要。因此,在進行教改時,與專業要求相匹配是最基本的要求。
2.理論聯系實踐原則。《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一是要注意對基本知識點的介紹,簡略數理推導,重在結論的介紹,讓學生掌握基本常識和基本結論;二是要督促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基本結論去剖析與自身專業有關的經濟、管理現象。
3.教與學關系共進。講授是教師的職責,學習是學生的天分。教師進行教改時,要看到教學相長的關系。注重教的過程,合理引導學生的學習,督促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提出各種問題,教師進行解答。教與學的互動,共建和諧共進之關系。
4.動態觀。《國際貿易》課程應因不同培養要求,與時俱進提供新知識、新結論、新思想,同時也要向學生傳導動態的學習觀點,把馬克思發展的觀點貫徹整個教學學習過程之中。
三、《國際貿易》教學改革思路
為達到《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適應專業培養的要求,可以從如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改革。
1.教學內容動態化。動態化的教學內容要切合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國際貿易》課程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處理好新舊的知識銜接,知識的層次的邏輯性。根據最新的國際經濟貿易、管理發展,調整教學案例,教學方法,教學知識點。要做到教學內容的動態化要求,需要教師經常研讀外國最新文獻及國內最新研究成果,需要老師的精心總結與歸納。
2.教學方法多樣化。《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根據專業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達到不同的人才培養要求。常見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交互式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問題引導法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創新,推陳出新。教學方法可以自己進行創新,也可以引用其他先進的教學方法。
3.不同思維方式的引入。(1)演繹與歸納法。這一思維方法可以完整的運用到《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之中。例如國際貿易實務共同海損的構成條件,讓學生努力去歸納,提升歸納總結能力;在分析國際貿易政策-補貼的影響,督促學生作圖、或者流程進行演繹分析,提升能力。(2)模型分析法。《國際貿易》課程理論與政策部分教學時一定要把文字模型+數理模型+幾何模型分析思想貫徹始終,提升理性思維能力。(3)成本與收益思想。教學思維中,善于引入機會成本和經濟收益的思想,去思考各種國際貿易問題,養成良好成本收益思維習慣。其他一些思維方式可以參考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思維與應用經濟學類課程學習》。4.適當的練習。《國際貿易》課程知識點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練習。授課教師應根據教學的需要編寫大量的基礎性的選擇題、判斷題、實務題來鍛煉學生的基礎;編寫時事國際貿易案例題,訓練學生的運用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通過撰寫專題小論文或者讀書報告,培養學生學術開展的能力。
5.教學手段多樣化。黑板書寫傳統教學加PPT教學手段,再加網絡教學,采用立體交叉方式進行教學,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如在教學過程中,穿插進入國際商務部網站,解讀數據,解讀新聞。偶爾進入國際商會、WTO、世界銀行、國際貿易協調機構、各國政府貿易政策法規的頒布和管理機構網站、如福步論壇等其他外貿專業論壇,讓學生掌握獲取各種有用信息的渠道。
6.改進考核方法。良好的態度及關注細節的習慣,是一個優秀人才的慣常品質。針對《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可以依據上述兩條品質,在教學課時里面全面考評學生,把考核貫徹到平時的互動過程之中。到課情況、回答問題情況、下課隨手關電、擦黑板情況、幫助老師處理一些雜務所表現出的行為等等,進入考評范圍。再結合面試、及一般的考試,全面而客觀進行考評。讓學生養成關注細節,態度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情商。
四、結語
《國際貿易》課程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思維是動態化發展的。學生國際視野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在平時的點滴積累基礎之上,所以要求授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養,不斷進行教學方式創新,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用行動去潛移默化學生,實現教與學的雙贏局面。
作者:陳輝民 單位:湖南工程學院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