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詩,生活是散文,生活是戲劇,語文就是來自生活的詩、散文、戲劇……我們要讓學生走進生活,理解生活,體驗生活,學會生活,成為生活的主人。學生只有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自然的美妙,才能激起對語文的真正熱愛,語文教學才能恢復其本來面目。也只有回歸生活、回歸自然的教學,才能真正培養學生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
一、注重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一)“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理念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199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提出了“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要求。語文課程只有面向生活,才能真正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生活方式,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一個人如果不能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這個人就難以提升他的生活質量,也就可能比別人產生更多的不幸福感。
(二)課程標準強調
“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課程標準在“設計思路”中要求“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課程目標”的“總目標”中也指出:“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階段目標”中提出了“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積累在“生活中獲得的語文材料”、“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等要求。課程標準的這些提法都充分說明了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當前社會實際,改變以往的教學觀點,努力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將語文教學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發揮語文教學的巨大功用。
二、注重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是當今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語文教師要樹立新型的人才培養觀
當今社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不同于以往以高分學生為優等生的語文教學。今天社會已經認識到,高分學生并非就是優秀人才,教師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對新型人才的培養上。樹立新型的人才培養觀是培養新型人才的前提條件。我們需要的是大批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坐在書齋里的書呆子。一個不能為社會作出貢獻,不能為集體作出貢獻,甚至不能為自己的前途作出努力的人,是很難融入社會的,也很難獲得周圍人的認同。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努力加以落實,才能為新型的人才培養作出切實有效的成績。
(二)現實生活需要的人才是復合型人才
今天的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實生活需要的人才大多是復合型人才。一個人應該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成為社會的精英人才。最重要的能力是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輕松自如地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是古往今來有智慧的人的基本能力,這也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
三、利用選文或其他語文活動對學生進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能否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關鍵在于老師。只有老師認識到位,并付諸實際教學行動,才能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知識性的內容老師即使不傳授,學生只要反復看幾遍教科書,就能記得住,也能學到手。但是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學生的智慧的培養,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培養,學生很難自己在短時間內學到。教材中有些篇目直接取材于社會歷史生活題材,非常適合培養學生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善于運用教材中的這些經典篇目,對學生進解決現實生活問題能力的培養。如歷史散文《荊軻刺秦王》《赤壁之戰》《鴻門宴》等,詩歌作品《孔雀東南飛》《氓》等。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就能實現對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四、設題———引導教學回歸生活
在解決教材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扮演的角色是雙重的。
一是我即其人,其人即我,我與其人即是一體,也就是說,假如我自己是文中的主人公,我應該如何妥善處理所遇到的難題。另一個是我替其人謀劃。也就是把自己當作主人公的一個謀士,一個知心朋友,想想如何替對方解決遇到的難題。這兩個角色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有所變換。比如《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所遇到的難題,假如我們是焦仲卿本人,我們如何解決婆媳之間的矛盾?假如我們是焦仲卿的朋友,我們如何幫助焦仲卿解決面臨的問題?同樣,我們如何以劉蘭芝本人的身份解決自己的難題?我們又如何以劉蘭芝的朋友身份來幫助劉蘭芝度過難關?教學中師生雙重角色的轉換,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語文教學回歸到真正的生活中來。在教學中,問題提出的依據有兩個方面,一是問題必須來自文本。脫離文本,玄而又玄的問題對學生是沒有實際價值的,有些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提出的一些問題看似很有道理,但常常脫離文本,失去了問題存在的基本載體,偏離了主題,這在教學中應該加以糾正。
二是問題的提出必須主題鮮明,有思考力,必須是立足于解決當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必須是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設置。因此,設計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定的情境性,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就是自己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而這個問題他自己通過反復思考、或經討論就可以解決。學生會認為自己有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認為解決這些問題能夠顯示自己的實力,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會產生巨大的成就感。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語文知識,也是為了走進生活、學習生活。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首先要做的是轉變我們的理念,開闊我們的視野,放寬我們的胸懷。愿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夠回歸真正的原味的生活!愿我們的語文教學培養出來的是能夠解決生活問題的人才!
作者:白祥志 單位:蘭州市榆中縣恩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