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裝設計專業傳統實驗教學存在的弊端
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只不過是理論教學的一部分,目的是為驗證基礎理論知識,實驗教學內容局限于具體科目的大綱要求,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針對性不強。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只注重課堂教學的現象,忽視學生的動手能力,把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完全割裂開來,存在的弊端有以下三點:其一、在實驗室設置模式上,實驗室規模小且分散,把實驗教學僅僅理解為教學輔助手段,不能充分發揮其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開發的功能;其二,實驗室建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往往沒有長久的、整體的發展規劃,且沒有形成一些老的實驗室管理和運行機制,特別是開放運行機制;其三,實驗教學模式單一,局限于校內實驗場所,忽視了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不利于課程間的滲透和交流,不利于信息傳遞和學科自身的發展。在實驗教學改革中,我們反思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切入點,以創新性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近年來,嘉興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服裝設計專業逐步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實驗教學改革不單只停留在改善實驗室硬件環境、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的階段,而是逐步向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與實驗室開放相適應的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發展。
2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
服裝設計專業的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構建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為培養學生既有一定理論水平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既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又具有較全面的技能,既具有較扎實的基本功又具有獨特的創新能力的應用性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學和實踐環境。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體現了實驗教學時間的開放性、實驗教學空間的開放性、實驗教學主體的開放性、實驗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及實驗教學評價的開放性等多層次開放。
2.1基本思想
根據服裝設計專業實驗教學定位及規劃,以服裝產業背景為依托,實現教學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培養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指導思想,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改革。開放式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研究探索的機會,鼓勵學生標新立異,保持思維的獨立性。實驗教學的觀念更新是從傳統的知識傳授為主,過渡到注重專業能力培養,強調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作用,要善于調動學生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其求知欲望。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成為主體,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實驗教學過程和能力培養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2.2構建開放式實驗教學新體系
立足我校實際,從全局考慮,優化實驗資源配置,構建以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活動相結合,校內實驗場所與校外實踐基地相結合,基礎實驗內容與設計型、研究型內容相結合的服裝設計專業開放式實驗教學新體系,突顯“藝術、技術、人文”的專業特色,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職業道德,提升職業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開放性實驗教學新體系的重要環節就是根據專業特性、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社會市場對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學生實驗教學、地方服裝產業服務作為研究對象,合理設計實驗教學環節,構建同課堂教學相配套的實驗教學平臺,確保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達到相輔相成的良好循環。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搭建的關鍵在于緊密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實踐基地。德國的“雙元制”模式就是以企業為主體的辦學體制、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培訓模式、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和以適應企業實際需要的培訓目標構成[3]。因此,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是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實習實踐的理想場所,是產學研合作的基礎,有利于促進教科研一體化。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的搭建合理利用和調配了實驗場所資源,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高校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提高實驗設備使用率,加強校企合作的緊密度和可持續性,一舉雙贏,達到最優建設與發展。第二,開放式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教學內容是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實施的具體化,是實驗教學體系的核心,應遵循科學性、開放性、創新性的原則,兼顧傳統實驗教學內容,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和學生個性化發展。開放式實驗教學內容的設置以能力為核心的培養目標,優化了服裝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計劃,由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向以設計性、綜合應用性實驗為主轉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我校服裝設計專業在課程教學設置上已經實施分段式教學法和項目化教學法,課程的模塊化為開放式實驗教學的項目設計提供了個性化、多元化的選擇。例如以《服裝店鋪運用與管理實務》課程為例,打破原先16周授課思維,將96課時集中安排6周,將理論與實驗課時按1:1分配。教學時段的集中有利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強化,為學生校外實踐基地考察調研、頂崗實習、市場報告撰寫、教師現場指導等提供有利保障。第三,開放式管理。服裝設計專業開放式實驗教學擺脫了傳統封閉式教學的時空觀念束縛,不僅是時間、空間上的開放,更是一種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能有效保障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運行,包括提高實驗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有效管理課內外自由開放時段,建立校內外激勵機制等,確保每個開放實驗順利完成。比如實驗室全時段開放管理可以由學生勤工儉學完成,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加強過程監督,建立開放式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新標準
傳統的實驗教學評價主要針對實驗項目進行理論和技能的考核,忽視實驗過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片面,缺乏考核的層次性和多樣性,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服裝設計專業的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挑戰、勇于創新,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利用積累的服裝知識和經驗,結合最新的流行趨勢,選取合適的面輔料,通過創意設計和加工再造,完成各項任務項目指標。沒有統一規格,沒有框架束縛,失敗也是實驗成果。基于該模式的創新性與開放性,教學質量評價考慮傾向有利于能力培養的個性化與多元化發展。開放式實驗教學考核評價的內容可以從知識能力、實踐能力和情感態度三方面進行,考核學生是否能根據實驗目標和現有條件,運用服裝專業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實驗方案設計;是否能克服實驗過程的困難,客觀給予團隊評價和自我評價。開放式實驗教學考核評價的標準以實驗過程(包括實驗設計、團隊合作、創新意識等)占分比重為主,合理分配實驗結果和實驗技能知識占分比重。開放式實驗教學考核評價的主體除傳統的指導教師外,拓展到學生團隊、行業企業、市場等,建立多元化的實驗教學評價主體。
4結語
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改革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對教學過程的主動參與,就是要以學生、教師、基礎實驗室、企業等四位對象的主體進行設計,圍繞拓寬專業面、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進行改革。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工作任重而道遠,還需在今后的實驗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
作者:虞紫英 章依凌 單位:嘉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