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藥學畢業論文
1著眼“為醫者之德才”
廣中醫的宣傳思想工作,著眼德和才的培養,以醫德高尚、學術精湛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對內鍛造高素質人才,構建和諧校園,對外提高中醫藥的影響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注重宣傳“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救死扶傷精神,宣揚老一輩名師名醫的優良醫風醫德和德藝雙馨的人生歷程,2012年組織了“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會”及“廣東醫生先進事跡報告會”,給師生以極大的激勵和觸動。積極利用學校參與的突發重大事件契機,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效果。邀請援塞舌爾志愿者、奔赴汶川地震災區的醫療隊及心理援助隊回校開設講座,在師生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師生為身處優秀的集體而自豪,為中醫藥學科而驕傲,牢固中醫藥專業思想,堅定了為中醫藥的發展貢獻力量的信心和決心。“執中致和”既是中醫治病的理念,也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宗旨,強調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統一與和諧,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學科、學校、行業、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中,以社會整體的利益作為衡量個人價值的標準,為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力量,在社會大環境中實現個人價值。
2加強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
促進宣傳思想工作上新臺階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的[2004]16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1]中指出,要“大力建設校園文化”。高校的校園文化,融合了高校的整體素質和特有風貌,形成一個氣質獨特的“場”,輻射整個校園,穿透人心,一代代人在時時刻刻的潛移默化下被感染、融化,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廣中醫通過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景觀、校園文化活動、大學精神大討論等,形成特有的廣中醫精神,增強學校的凝聚力。校園景觀彰顯學校特色。高校校園物化環境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承載體和有機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內在文化素養與氣質的直接反映,對學子們有“潤物細無聲”的美育作用。廣中醫新校區植物種植以“美化、藥化、綠化”三化方針為指導,校內山體、水體、草坪、綠化帶植株全部為中草藥,校園打造成具有綠化藥化美化特色兼教學科研、科普教育的亮點景觀。近幾年,海內外校友為學校捐建了岐黃問對銅像、藥王孫思邈銅像、醫圣張仲景漢白玉雕像、嶺南名醫壁、榕園、同心園、思源亭等景觀,為學校增添了人文色彩。文化品牌豐富學校內涵。學校通過大學精神大討論活動,校訓、校徽、校歌及亭名、路名、校園風光等征集活動,激發師生主動了解梳理學校歷史,挖掘學校的內涵和底蘊,為學校的發展建設出謀劃策。利用國醫節、青年節、教師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慶日和紀念日,開展思想政治、學術科技、文娛體育等活動,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之中,為學生提供鍛煉、提升自我的舞臺,為完善個人素質、培養創新精神提供條件和機會。
3充分利用宣傳陣地
擴大宣傳思想工作的覆蓋面發揮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的引領作用,黨的建設是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2]。廣中醫成立了學習型黨組織講師團,以服務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為中心工作,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為重點宣講內容,以師生關注的理論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及學校發展實際為主要研究課題,提升學校理論教育和理論武裝工作的水平。思政理論課堅持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的主導作用,通過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貫徹于學科建設、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學術研究、第二課堂等各個環節之中,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發揮對青年大學生的潛移默化的正確導向作用,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進行日常宣傳教育及突發重大事件的重點宣傳教育。校園媒介各有特點和優勢,校報長于社論、深度報道,廣播長于滲透面廣,校園網長于迅速快捷、圖文并茂,宣傳欄長于更新率高,閱報欄長于信息量大,緊跟變化的形勢,選準切入點,突出閃光點,關注敏感點。結合學校的中心工作,擴大宣傳思想工作的覆蓋面,提高宣傳教育的實效。高校的宣傳思想工作在紛繁復雜的當今社會,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宣傳工作者,要進一步提高對宣傳思想工作重要戰略地位的認識,利用學校現有優勢,創新宣傳思想工作手段,努力使宣傳思想工作達到新的水平。
作者:簡福愛 王一帆 張正茂 肖建喜 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