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室內設計論文
1室內空間的物理需求與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的滿足是判定一個室內空間設計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人們雖居住在建筑中,但并不是建筑本身給人們限定的一個四方六面的殼,而是通過建筑來劃分的具體空間。人與動物不一樣,具有思想和感知美的能力。所以提供給人的住所不能僅僅滿足基本的物理需求,更重要的是應滿足人們在心理上、視覺上、精神上的需求,這便是人們對室內空間的心理需求。在某種意義上說,心理需求的滿足與否,能夠決定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與心理健康。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比較壓抑或比較對比強烈的環境中,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精神疾病。所以對于室內空間的設計,滿足人們物理需求與心理需求都是極為重要的。
2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的契合度
物理空間能夠滿足人肢體上的伸展與行為,而心理空間則滿足人精神上、視覺上的舒適感。這兩者看似像兩個沒有交集的圓,但其實是有某些固定聯系的。在心理空間的設計中,并不是面積越大,就越覺得寬敞舒適,有時面積太大,給人太空曠的感覺,可能會使居住者沒有安全感,產生相反的效果。而如果居住的面積過小或房頂過低,則會使居住者產生壓抑感,有窒息或透不過氣的心理感覺,從而產生心理負擔。這些都是因為物理空間而使心理空間變化的表現。而心理空間并不僅僅是這些,對于不同的受眾者來說,其心里感覺是情況不一的。由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其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工作狀態都有所不同,所以同一物理空間對不同的人產生的心理影響是不一致的。心理空間不僅包含客觀因素,并且包含很大程度的主觀因素,由于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設計經驗等的不同,受眾的欣賞水平以及文化的巨大差異,使得營造出的物理空間在不同人的眼中感受的心理空間大相徑庭。[2]物理空間大多是客觀的,滿足絕大多數受眾者生理需求的空間,而心理空間則是主觀的,應滿足不同個體的心理需求。同樣的物理空間刺激到不同的人身上,則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設計師在給房主設計房屋時,就應當使某一固定的室內空間,其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達到最大的契合度,這樣才能滿足不同的房主對心理空間的需求。
3怎樣營造舒適的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
舒適的物理空間營造是相對客觀的,有些可以量化,有些可以形成固定模式。例如廚房櫥柜的設計,無論從臺面到上柜下柜間的距離,從櫥柜每個柜門寬度到每個柜中分隔的距離,不同的功能設計相應的尺度,怎樣最符合人體工程學怎樣便是最舒適的物理空間。而心理空間則是比較感性的,沒有固定標準,相對主觀的。設計師能夠設計出使居住者舒適的心理空間是室內設計中巨大的挑戰。心理空間的營造并不僅僅靠室內空間的面積大小,而是在室內空間無法滿足心理空間需求時,靠許多不同的裝飾手法,例如對房間材質、燈光、過度空間等的裝飾在視覺上使心理空間得到滿足,給居住者舒適的心理感受。營造舒適的心理空間可通過以下手段來進行實現:
(1)通過空間的劃分與結構線營造舒適的心理空間。空間形狀的不同給身處其中的人的感受也極為不同。一個四四方方的空間給人很寬敞的感覺,而一個三角形或梯形的房間就會給人感覺有些狹窄,有些尖銳,心理極為不舒服。而不是所有的建筑空間都可以保證是規整的方形空間,現代建筑為了保證建筑外觀的美感,不惜犧牲室內空間來達到整體效果。這對于室內設計師來說就是一個難題。舒適的心理空間一定要保證居住者在其空間居住或工作時心理無負擔,所以遇到這種問題時,就需要設計師對整個空間的平面進行重新規劃與設計,保證居住者經常呆的房間,尤其是臥室以及客廳,都必須是規整的。結構線能給人視覺延伸的感覺。橫向或豎向的直線都能使空間有向外或向上的延伸感,對于室內空間較小或舉架較低的房屋來說,用橫向或豎向的直線來達到視覺延伸,保證心理空間的舒適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而曲線則個人靈動、活潑的感覺。在比較浪漫的空間,例如婚房或兒童房,都可以使用靈動的曲線裝飾吊頂或墻面,來達到溫馨浪漫的心理感受。
(2)通過色彩和材質營造舒適的心理空間。人的視覺與觸覺對心理造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所以通過色彩冷暖的運用和不同材質的拼搭也是營造舒適心理空間必不可少的手段。色彩和材質能夠表達的感覺是非常強烈的,不同的場所需要配以不同的色彩以及不同的材質。在酒吧或餐廳這種聚會場所,各種不同強烈的色彩交錯營造了可以聚會、玩鬧、盡情歡樂的地方。材質方面也是可以用反光度強的鏡面材質或金屬材料來體現現代感。而在每個居住者的家中,色彩則不適宜特別強烈。尤其是在臥室中,臥室是用來休息的地方,色彩適宜比較柔和并且昏暗的,太強烈的燈光會使居住在其中的人有緊張感,精神無法得到放松。臥室的墻面以及地面色彩都應比較柔和,墻紙不宜帶有金屬感的材質,而是普通的壁紙即可,地面大多用暖色的地板或鋪上天鵝絨的地毯在床下,是極好不過的。而在客廳或餐廳這種家人聚集的地方則可以使用明亮些的燈光,餐廳可以使用不同種暖色燈光,都可以促進家人間的親密感,使溝通和交流更容易。墻面和地面的材質則可選用耐用且光滑的墻磚與地磚,或帶有金屬感、玻璃感的材質,來體現不同風格的室內裝飾。所以色彩和材質會給人帶來很不同的心理感受,營造舒適的心理空間與這兩點也密不可分。
(3)通過過渡空間以及小擺件來營造舒適的心理空間。過渡空間在室內設計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過渡空間可以連接兩個不同的空間,也可以使整個室內空間更有靈性與生氣。過渡空間的巧妙利用對于營造舒適的心理空間作用也是非常大的。過渡空間可以模糊邊界的清晰性,是各個不同空間在同一空間內的互動與交錯。巧妙的運用過渡空間可以使某個空間或幾個空間在視覺上與心理上都得到擴大,而不用具體的擴大某個空間的實際面積,幾個空間來共用一個過渡空間,達到了空間層次感的不同,更使心理空間更為舒適。室內中的小擺件在室內設計中也能增添不少情趣。例如家人之間親昵的照片,幾盆漂亮的花花草草,一款設計有個性的臺燈等等,都能為室內增添幾分生動與情趣。
4結語
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在室內設計中是兩大并行的空間范疇,都與受眾者密切相關,缺一不可。室內空間設計最基本的就是滿足物理空間,在滿足物理空間的基礎上,設計師們絞盡腦汁來營造最適合受眾者使用與居住的心理空間。這也成為了當代室內設計最主流的話題。現代建筑設計小戶型較多,有些僅僅能夠滿足物理空間的需求,那么通過各種手法來擴大心理空間感受更是顯得尤為重要。當代社會越來越提倡“以人為本”,而研究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最大化的舒適度正是“以人為本”的體現。
本文作者:魏靖琳、朱毅、劉璐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材料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