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旅游管理
一、大眾化的北宋開封茶館
趙宋統治的三百余年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和文化均獲得極大發展的時期。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帶來了市井休閑娛樂氣氛的空前活躍,特別是在北宋都城開封,娛樂休閑已經成為當時廣大市民的一種生活追求。在此背景下,茶館文化誕生了,在茶館品茶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北宋開封的茶館和市民階層有著緊密的聯系,可謂是最為貼近市民的一個休閑場所。首先,北宋開封的茶館多是開展簡單的飲茶服務,其特點是開店成本較少,既不需很多的資金支持,也不要較多的服務人員,因此開設茶館成為眾多市民維持生計的理想之選。其次,茶館的主要消費人群是街坊鄰居,茶客們喜歡在此品茶休閑、交友聚會。可以說,茶館就是當時市民階層生活舞臺的一個縮影。
中國人飲茶的習俗由來已久。傳說神農氏發現和利用了茶。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就有各種茶飲活動;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賣茶粥者;唐代玄宗時期,來往商旅的道路兩旁出現了固定的“茗鋪”,“煎茶賣之”,這可以說是一種茶館經營服務的初級形式。但在宋朝以前,城市中的茶館還遠遠沒有普及,沒有大眾化。隨著宋代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各類人員的社會流動性顯著增強,加之社會飲茶之風日盛,這些因素促進了茶館行業的興起。唐代出現的茶鋪,到了宋代迅速普及并發展起來,茶館普遍存在于州、縣之內,尤以京師開封為最。
北宋開封的茶館較之前代有了極為明顯的發展。宋之前的茶館經營者初衷主要是為過往的行旅商人提供解渴休息之用,沒有真正在市民生活中扎下根基。直至宋代,茶館才開始向功能多樣的休閑場所轉變,它不僅面向流動人口提供飲茶服務,而且還成為城市內常住居民的一個重要的日常聚會之地。市民光顧茶館的目的也開始因人而異,并非只是為了喝茶解渴,更多的是休閑娛樂。
二、北宋開封茶館的輝煌景象
宋人陳師道的《后山談叢》記載了一則北宋初年宋太祖賜畫開封城內茶館的史實:“宋太祖閱蜀宮畫圖,問其所用,曰:‘以奉主人爾。’太祖曰:‘獨覽孰若使眾觀耶?’于是賜東華門外茶肆。”由此可見開國皇帝趙匡胤那種與民同樂的天子氣概。它還說明,茶館雖是市井社會之產物,但因其在宋代社會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故也引起上層統治者的關注。
北宋時期的開封城內星羅棋布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茶館,以著名的潘樓與御街附近最為密集。先說潘樓周圍。趙宋時期這里是一個金銀彩帛交易集散地和飲食服務業集中地,類似于今日的北京王府井或者上海豫園商城。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了潘樓附近茶館經營興盛的狀況:“潘樓東去十字街,謂之土市子,又謂之竹竿市。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在“從行裹角茶坊”的周圍甚至還形成了一個繁華的夜市,這倒有點類似于如今開封著名的“第一樓”小籠包子館和鼓樓夜市,兩者隔街相望,相互映襯,共同發展。再來說說御街附近。北宋開封的御街很寬闊,《東京夢華錄》記載:“坊巷御街,自宣德樓一直南去,約闊二百余步。”寬二百余步也就是300多米,這大約是如今首都北京80米寬長安街的4倍。位于御街上的州橋可謂是北宋開封最著名的景觀之一,“州橋明月”位列汴京八景之中,《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楊志也曾在此賣刀。這里風景秀麗,游人如織,自然也分布著眾多的茶館供人娛樂休閑。《東京夢華錄》卷2《宣德樓前省府宮宇》記載:“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街北薛家分茶。”[2](P52)
另外,北宋開封汴河沿岸的商業區域也不乏茶館的身影。開封的興衰和汴河密不可分。汴河是維持北宋王朝繁榮的重要生命線,汴河漕運在北宋時期十分發達,兩岸也成為商貨貿易的重要場所?!肚迕魃虾訄D》中就詳細描繪了開封城內汴河兩岸眾多店鋪集中經營的繁華場景。從全圖來看,河區的店鋪以飯鋪、茶店為最多,店內及店門前都擺設有許多桌凳,不管客人多少,看上去都很干凈。桌子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凳子則均為長方形,而且凳子面較寬,凳子大都擺放整齊。
說到北宋開封的茶館,我們就不得不提在東京城穿梭往來的無數個流動茶攤。它們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以流動經營為主,滿足了京城內不同階層人士在各個時段、不同地點的飲茶需求。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3《馬行街鋪席》記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至三更,方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榮干,夜深方歸也。”[2](P112)這些提茶瓶者還扮演了鄰里之間傳話借物之人的角色。“或有從外新來鄰左居住,則相借措動使,獻遺湯茶,指引買賣之類。更有提茶瓶之人,?叭樟誒錚?ハ嘀Р瑁?轡識??。凡百?字?遙?私雜?擰?rdquo;[2](P131)《水滸傳》更是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以賣茶為生、愛搬弄是非的王婆形象。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大部分的流動茶攤和提壺上門點茶者還是起到了加強鄰里聯系、促進和睦關系的作用;同時,他們對于推廣飲茶習慣、促進茶館行業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北宋開封茶館的經營模式
北宋時期,開封的茶館行業經營規模十分龐大,行業內部相互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經營者需要采取更高明的宣傳促銷方式,以招徠更多的顧客,促進自身發展。
首先,茶館經營者大都利用旗幟、幌子等來標明自己茶館的名號,以區別于其他茶館?!稏|京夢華錄》記載,當時茶館、酒肆旗幌很多。“彩樓相對,繡旆相招,掩翳天日。”在重大的節日里,茶館經營者常常推陳出新、頻出妙招,他們不但張燈結彩,而且還燃放各種新穎的煙火來吸引顧客?!稏|京夢華錄》卷6《十六日》記載,在北宋開封,每年正月十六日,“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新奇。就中蓮華王家香鋪燈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場打花鈸,弄椎鼓,游人無不駐足”[2](P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