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貨幣金融
一、金融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一)宏觀經濟的內在矛盾與沖突
在金融全球化的過程中,隨著各國銀行制度與金融結構的整合,使得各國金融活動的相關程度提高,這就客觀地要求匯率制度或匯率政策的靈活性,以消除外匯儲備耗盡的風險。然而,由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對美、歐、日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依賴性較大,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各國紛紛選擇了美元或以美元為主的“一籃子”貨幣的固定匯率制度。這種匯率制度的安排就造成了這些國家宏觀經濟的內在沖突。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弗諾德、伽伯等人提出的國際收支危機模型(又稱理性投機攻擊模型),比較客觀地解釋了這種宏觀經濟的內在沖突引發金融危機的機理。在資本市場開放條件下,造成金融危機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發展中國家所特有的固定匯率制度與獨立的貨幣政策和資本流動之間的內在沖突。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隨著資本市場的開放,資本的流人與流出不受限制,這同時也是金融自由化發展到最后階段的必然要求
(二)金融全球化下的理性預期和道德風險
金融全球化造成的三元沖突是金融危機發生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充分條件。金融危機之所以頻繁發生還在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投資者理性預期的自促成及道德風險的普遍存在。隨著資本運動,在完全不可變更的貨幣聯盟和完全的浮動匯率之間沒有舒服的中間道路可走。奧伯斯持菲爾德模型證明,危機的根源是市場預期和固定匯率制度,而不是政策和經濟狀況,維持固定匯率制度是不可能的。除了市場預期會引發金融危機之外,道德風險的普遍存在也是引起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所謂道德風險,在這里是指由于實際利率水平的提高,銀行為了追逐高額利潤而將貸款投向高風險項目。而由于存在著政府對銀行的顯性或隱性的保險,使得這種追逐高風險回報的貸款行為超出了一定的限度。
(三)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宏觀經濟內在沖突的激發
從以上兩類金融危機模型可以看出,對于金融危機產生機理的研究正在從實體經濟領域向金融活動運行的內在機制深入。由于許多金融危機理論只是對當時的一些危機現象做個案式的剖析,盡管模型續密;推理嚴整,也相當深刻地說明了某一方面的問題,但不斷變化的金融危機現實不斷地給出新的難題,無論哪一個模型或哪一個階段的理論都無法全面地說明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而在經濟、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對于金融危機機理的研究還尚有很大的空白。更值得指出的是,現有的金融危機理論模型似乎沒有充分注意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廣大發展中國家,甚至世界范圍內日益加快的金融全球化進程。在分析金融危機時,似乎沒有考慮到在這樣的條件下一國乃至全球宏觀經濟的深刻變化。因此,我們在這里試圖充分考慮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透過資本市場開放時期宏觀經濟的不協調性,對這些金融危機理論做嘗試性的綜合。
二、金融全球化進程中金融危機的應對策略
(一)注重金融全球化進程中的政策協調
從金融危機的發生和傳遞的機理來看,造成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金融全球化本身。首先,要積極調整金融改革措施,合理安全金融自由化次序,有秩序的融入金融全球化的進程中去;其次,適時調整資本控制的尺度,把資本調控政策的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關于資本開放與資本管制這一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只有在開放資本項目的同時,實行適當的資本控制才能有效地避免因資本開放可能帶來的泡沫、逆向選擇、道德風險等問題;再次,要進一步協調宏觀政策,積極調整公眾預期。要避免或治理金融危機,最重要的是采取更為合理的政策組合來進行政策協調以降低風險,改善公眾的預期,防止自促成預期作用而引發危機。因此,在政策協調上要增加匯率的靈活性,變固定匯率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或增加匯率的浮動區間。
(二)保持金融全球化進程中的金融穩定
從發展中國家參與金融全球化所得到的經驗與教訓來看,不僅要重視金融全球化所追求的金融與實際經濟之間的相互促進,而且也要重視金融體系本身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的成長與穩定。金融體系的成長所要追求的是,通過參與金融全球化進程來擴大本國金融體系的資本總量,促進金融市場結構的完善與優化和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還要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也就是說,在金融體系得到發展的同時保證金融體系自身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盡量減少各種金融市場的大幅度波動和影響經濟均衡增長的各種突發事件。
(三)積極加強國際間的金融合作,積極應對風險
金融危機蔓延到全球經濟之后,美聯儲加強了與歐洲、英國等國央行的合作,通過磋商達成共識,共同聯合推出了多項“救市”措施,如:向各自的金融系統大量注入資金,加強市場的流動性;紛紛采取聯合降息行動,促進經濟的增長;建立貨幣互換機制,緩解各個貨幣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另外還有通過磋商提高臨時性互惠貨幣協議的額度等措施。與此同時,西方各主要國家也加強了與新興經濟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與合作,舉行G20峰會與新興經濟國家共同探討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問題。
本文作者:曹悅 單位:上海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