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歌聲更嘹亮
在歌曲教學中的另一個難點就是音準。單純地聽有時并不能糾正音準問題,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音的高低呢?對這個問題我有一個好辦法。比如,我在教學《小雨沙沙》時,伴隨著歌曲錄音,當歌詞隨雨點按音高上下跳動時,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了音的高低。在教學較難的歌曲時,這可是個好辦法,不僅能解決音準問題,連節(jié)奏問題也能一起解決。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舞蹈更生動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較差,同樣對教師語言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差。在舞蹈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通過語言來講解舞蹈動作的要求,很多同學都不能達到教師所要求的標準,不要說是神似,甚至連形似都有很大的困難。多媒體又給我們大開了方便之門,我們可以利用錄象、VCD影象資料,先播放一段讓學生欣賞一下,感覺一下,有一個大概的形象感知,讓學生先模仿動作,然后由教師做示范動作,再來講解具體的分解動作,這樣學生學起來就簡單多了,同時也增強了動作的準確性。對于較簡單的動作教師甚至不需要再做示范,學生就能自主地完成學習要求。如我在教學《我愛我家》中的“十字步”時,我先播放了一段秧歌的片段,學生在下面已經(jīng)是躍躍欲試,再等我講解完十字步的分解動作后,他們隨著音樂學著舞蹈片段中演員們手舞足蹈了起來。我讓學生們跳了兩次,一次只有音樂沒有播放舞蹈片段,一次有音樂同時還播放了舞蹈,兩次的效果截然不同。沒有播放舞蹈的時候,學生們有的只是聽覺的感受,他們只能憑著對舞蹈動作的記憶,或者看著邊上的同學進行舞蹈,感覺自己跳得不好的同學索性停下來不動了,學習效果不是很好。而播放了舞蹈片段之后,學生們不僅有了聽覺上的感受,在視覺上他們也有了直觀的感受,學著片段中的舞蹈演員們跳得十分賣力,而學習效果顯然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欣賞不再枯燥
欣賞教學主要可以概括為三方面:圖片欣賞、樂曲欣賞和舞蹈欣賞。在藝術書中有許多和教學內(nèi)容想關聯(lián)的圖片,以往看圖片就是看看色彩,而我們音樂老師往往都認為圖片是美術老師該講的內(nèi)容,與音樂無關,其實不然。在教學《五彩云南》這一單元時,我將書本上的圖片運用多媒體的形式連接了起來,讓學生在欣賞時能感受到這是活的,會動的,色彩是鮮艷了,這些能讓學生們感覺他們仿佛在看電影,而不是書。這些動畫它也在為我們介紹些什么,從地圖上我們了解了云南的地理位置,通過文字提示,學生們知道云南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從人們的服飾中我們可以辨別他們屬于哪個民族,從他們的活動中,我們了解了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從他們的舞蹈節(jié)日中我們還學會了他們的舞蹈,一連串的內(nèi)容都是相關連的,密不可分的。
低年級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比較差,他們并不能真正理解歌曲或者樂曲想表達的內(nèi)容,因此樂曲欣賞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他們往往不能安靜地聽完整首樂曲,在欣賞完樂曲后要他們理解樂曲時經(jīng)常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我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幫助學生理解樂曲、分析。比如,在欣賞《金蛇狂舞》時,我先讓學生欣賞了一段賽龍舟的錄影資料,請學生講一講他所看到的場面是怎樣的,先后有什么變化,然后再來欣賞樂曲,學生有了對賽龍舟視覺上的感官刺激,再來分析樂曲時感受就強烈多了。在教師的引導下,經(jīng)過同學之間的激烈討論,能將樂曲正確劃分出段落,準確地說出對每個樂段的感受,從而提高了學習的質(zhì)量。
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輔助音樂教學,確實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著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樂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恰當?shù)剡x準多媒體的運用與課堂教學的最佳結(jié)合點,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發(fā)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zhì)教育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而培養(yǎng)出更多的跨世紀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
本文作者:顧曉敏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東渡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