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相關
高校體質測試的管理體制不健全
每所高校的在讀生大多都在兩萬人以上,這個龐大的數字要求學校管理不部門必須對高校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給予專門的管理,而且高校體質測試工作涉及學校教務處,宣傳部,后勤部,財政部等機構。這就需要制定專門的管理程序,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和器材設備,很多高校在體質測試管理中缺少對體質測試的宣傳,報欄很少有關于體質測試的會議和宣傳海報,學生對于體質測試的知識認識少;高校體質測試還缺少專業的人員主持測試工作,有很多高校的體質測試老師是該校在讀的體院研究生,鑒于他們經常參加比賽熟悉測試工作就讓他們擔任測試老師,這就很容易造成測試的不規范性;有的高校體質測試缺少正規的辦公場所,很多工作找落實不到確定的負責人,這就造成管理的混亂,不利于高校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體質測試的設備質量欠佳,數量不足
很多高校的體質測試工具都是一次性購進足夠的器材,然后很多年不更換一次,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中的磨損,意外的破壞以及在存放過程中由于天氣的潮濕陽光的暴曬等保管不當,導致很多儀器失去其原有功能,造成測試誤差。有很多高校把測試設備的管理分配被老師個人,定期進行報修和更換,報修和更換程序又很復雜,很多老師為了避免麻煩,能不去報修就不去報修,長時間以來,器材的小毛病釀成大毛病,學生的測試成績發生偏差也未能引起注意。儀器的數量不足,又是高校體質測試的一大障礙,很多高校都存在著學校測試儀器不足,很多學生為測某個項目要排很長的隊伍,不僅測量數據不易管理,儀器設備也損壞的比較快,更會影響測量成績。學校對于這一問題需要下撥資金給予補助。
體質測試的機會少,每次測試的數據量過大
在各大高校一般在大一和大二年級開設大學生體育課,這樣在每年期末的時候都會對學生的體質訓練結果進行測試,但是對已大三和大四的學生,有很多同學忙于工作、考研、畢業論文等事宜,人員比較分散,不利于集中的測試,很多大學對于大三大四學生根本就沒有設置體質測試項目,這就意味著,大學生的體質測試主要集中于大一大二階段,據了解,在很多高校,大一一開學就讓學生選擇好要學習的運動項目,期末考試時僅就所選項目進行考核,而對于綜合的體質考核整個大學階段只進行了一次,就是在大二下學期時,這時學生的大學體育將畫上句號,學校會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一次綜合性的測試,因此,學生的體質測試在大學階段只有一次,數據就沒有對比性。
同時,高校體質測試都是全體學生同時進行,學生數量如此之多,就容易導致測試的不精確性,測試的隨便性,很多測試甚至都成了走程序,例如有的老師不負責,就讓學生自己填寫自己的身高體重,這就不能保證真實性,這一問題有待改進。
測試成績管理不當
很多高校體質測試都是分配給每個老師,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各項測試,由于測試的人數之多,很容易導致測試結果登記中出現差錯,加上儀器的偏差,測試成績的真實性就更不能保證,碰見某些不負責任的老師,甚至任命學生代表來管理學生成績登記,這就會造成學生的修改自己和好友的真實成績的作弊現象,加上測試的集中和數量之大,成績的管理很容易出現問題,這需要管理者給以重視。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頂梁柱,不僅要重視起知識的培養,更需要重視起體質的鍛煉,高校體質測試中對于評估大學生體質具有關鍵性作用,對于高校體質測試中出現的問題應引起相關管理者的重視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保證高校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本文作者:王家洪 單位: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