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旅游類論文
交通對山東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多層次、立體化、高效率的交通網絡有利于山東各旅游景區的建設截止2008年,山東擁有旅游景點近千處,其中世界級遺產2處,國家級資源235處。國家級資源中歷史文化名城6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7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處,國家森林公園36處,國家地質公園6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8項。全省共有A級景區297處,其中5A級景區3家,4A級景區58家,3A級景區114家。
2.有利于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山東經濟大發展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山東旅游業已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展、購物娛樂、節慶活動等多種活動為一體的綜合型的經濟產業。開發了一大批新的景點景區,具備了多元化、多層次的綜合接待能力,旅游環境大為改觀,構成了較為完善的旅游生產力體系,旅游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初步實現了旅游業跨越式發展的目標。旅游業已成為山東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并逐漸向主導產業邁進。2008年底山東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達到60多萬人,擁有星級飯店811家,其中三星級以上520家,星級餐館224家。旅行社1783家,其中國際社105家,有效地促進了全社會就業崗位的增加。同時,旅游收入已成為全省國民經濟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對省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持續增加。2008年山東實現旅游總收入2005.2億元,比上年增長21.3%。旅游總收入相當于省國民生產總值的6.5%,比2000年的4.9%提高了1.6個百分點;相當于第三產業的19.3%,比2000年的14.2%提高了5.1個百分點。精彩紛呈的旅游活動,旺而有序的旅游市場,有效拉動了住宿、餐飲、旅行社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3.有利于拓展旅游客源市場,不斷加強山東對外開放程度山東旅游業的發展已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的窗口,促進了與國外友好城市關系的建立和發展,增進了世界各國和全國各地對山東的了解和認識,提高了山東的知名度,為推動全省對外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促進了山東與外省(市、區)的交往和橫向經濟聯系。據統計,2008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53.7萬人次,客源涉及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外國人206萬人次,香港同胞22.3萬人次,澳門同胞3.8萬人次,臺灣同胞21.1萬人次。入境旅游收入96.7億,占旅游總收入的4.8%。
4.有利于調整旅游產品結構,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山東綜合交通網絡的構建為旅游者提供了安全、快捷、方便、省時的交通環境。近年來,旅游業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逐步升級,全省旅游改革應該向縱深推薦。全面推進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是促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的保證和關鍵。轉型就是轉變旅游業的發展觀念、發展模式、發展形態;升級就是提升旅游產業的發展機制、產業素質和服務質量。通過轉型升級,推動旅游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化發展轉變,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由滿足旅游消費基本需求向提高質量的旅游服務轉變,由注重經濟功能向積極發揮綜合功能轉變。
(二)消極影響
1.生態環境受到影響高速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的修建無疑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車輛、輪船、飛機的尾氣引發了一定程度的大氣污染問題。另外,景區內賓館、飯店、大排檔釋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油污等勢必會對景區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2.旅游設施承受壓力大如2008年山東接待國內游客達2.4億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53.7萬人次,其中2008年春節、“五一”和“十一”小長假,山東共接待國內游客3694萬人次,占全年的15.4%。蜂擁的游客給景區中住宿業、餐飲業、娛樂業等帶來壓力,同時,大多數景區出現景區停車場不足,車輛停車緊張的情況。
3.游客滯留時間縮短隨著交通網絡的不斷升級與完善,游客在單個景區逗留時間有縮短趨勢,人均旅游消費有所降低。
在交通大發展背景下山東旅游業發展對策
1.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要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增強城市綜合服務能力。加快實施一批大的旅游類接待服務項目,大力發展旅游購物、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等行業,提高旅游產業綜合效應。要不斷完善景區內交通體系,加強對旅游節點與旅游景區的旅游通道建設,加快中心城區及旅游景區的停車場建設,強化旅游交通管理,確保景區交通安全、舒適、便捷。加快重點景區旅游集散中心建設,科學設計散客旅游線路,延長散客停留時間。
2.重視旅游景觀交通的發展旅游景觀交通的發展將是旅游交通發展中的重要部分,要加強對景觀交通的建設,強化道路的綠化美化工作,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整治沿線的臟、亂、差現象,切實搞好旅游景區景點內道路環境衛生。同時按照有關的旅游道路配套設施建設標準,增設路牌、導游圖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導向圖,滿足旅游者的需要。
3.整合旅游資源,優化產品結構在資源開發中要實施精品戰略,依據規劃,突出重點,擇優開發,包裝一批推向全國和全球市場的具有強吸引力的旅游精品。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游客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利用特色資源加快旅游產品結構調整,在鞏固、發展和提升傳統觀光旅游品牌的同時促進產品的高級化,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健體娛樂等提高層次的旅游產品,積極發展商務會議、節慶賽事、鄉村度假、文化娛樂、健體養生“百花齊放”的格局。
4.優化交通與旅游間的互動關系旅游業與交通運輸系統存在著十分緊密的相互依賴關系,交通系統是旅游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和重要保證,它的不斷完善,促使時效化便捷化的旅游活動得以順利實現,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為交通系統提供了大量的客源,促進了交通系統的改善、提高。因此,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應重視其與交通系統以及各交通方式之間的協調發展。要以交通系統的不斷完善為先導,加強旅游客源地市場的開拓,為旅游業提供強大、順暢的客流保障;同時應注重不同交通方式的規劃布局以及旅游資源和交通線路的優化配置,實現真正的旅游業與交通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山東旅游業的發展證明,旅游和交通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協調發展,彼此兼顧。在發展交通業的時候要考慮旅游的發展,在旅游本身的規劃設計上,要留給交通業的發展空間,二者不可偏廢。
本文作者:牟華 謝鋒 聶云霞 楊德勝 孫長偉 單位:山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山東交通學院 山東省科技廳機關服務中心 山東省科學器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