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學語文論文
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初中教學一直在高考這面大旗的指揮和壓力下,使得現行的評級體系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相違背,因為高考這根大教育評價指揮棒的方向與方式沒有及時轉變與改革,導致各級教育行政機構的檢查、評價方式與方向的重點沒辦法改變。所以,農村初中學校的校長及行政管理人員的教育理念及重點不敢輕舉妄動加以改變,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依然是語文教學工作評價標準,導致那些試圖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者,不敢真正的按照素質教育理念進行實踐工作。
農村中學語文教學走出誤區(qū)的措施
素質教育順利實施開展的前提是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這對于農村語文的教學改革來說十分重要。當前,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師必須從重知識、不重能力,重分數、不重素質的陳舊式教學觀念中掙脫出來。
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強調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學生,不僅要重視語文知識的工具性,更要重視在教學中對學生人文價值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情感價值觀得到全面的提升,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
農村的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淳樸,如果教師善于利用這些天然的教學資源,會使語文的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和形象,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也會隨之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學生去郊游,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的懷抱中,體驗自然、感悟自然,在學生欣賞美景的同時,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詩歌或散文朗誦比賽。
也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頭搜集家鄉(xiāng)附近的名勝古跡材料,并讓學生獨立的總結和整理,教師幫助學生將這些有意義的記錄編成一本反應家鄉(xiāng)風光的讀本,等等。這些教學資源的拓展措施,能夠彌補教學硬件設備的缺乏,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活潑,學生在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課堂教學是促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根據農村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第一,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藝術設計,可以采用歌曲、名言警句、故事、詩文等多種方式導入新課,最大化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在學習新課前,鼓勵學生獨立預習,讓學生在初步了解內容的基礎上,總結出自己不懂或想問的問題,課堂上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并在學習后讓學生自己解決,不斷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允許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促進每一名同學參與到學習中,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感悟,不把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強加在學生的身上;第五,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教師要幫助其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每當學生獲得進步時,及時的鼓勵和表揚,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增強學習語文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諸多誤區(qū),在此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教育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誤區(qū),積極的探索和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盡量打破那些制約素質教育改革的教學誤區(qū),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去培養(yǎng)學生,使農村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作者:王淑麗 單位:吉林省榆樹市太安鄉(xiāng)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