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森林防火論文
作者:顏偉 單位:貴陽市森林資源管理站
“十一五”期間,貴陽市全市共發生森林火災1204次(一般森林火災1149次,較大森林火災55次),過火總面積1906.14公頃,受害森林面積1122.98公頃,損失成林蓄積36777.6立方米,損失幼林77.70萬株,直接經濟損失1923萬元。調查顯示,貴陽市森林火災主要由人為原因引起,而人為因素中大部分為農村居民燒荒、燒炭等傳統的農業生產不良用火習慣所引起,其余為祭祖掃墓放炮竹、燒香、野外吸煙、外縣燒入以及小孩玩火等事故引起。通過調研、收集貴陽市林業部門對森林防火的需求,包括辦公管理系統表單統計(支持按年度統計和火災數量圖生成)、火勢蔓延預測、指揮系統(支持二三維聯動)、火點定位(支持散民如護林員或村民等)報警、將現有火險管區與火點定位和撲救工作聯系起來、防火儲備物資管理、火災案件管理、支持重要火情報告的填寫和上報等,從而為防火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方向。
貴陽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統目前已經建成,系統涉及森林防火、定位監控、網絡化辦公等多個方面,由森林防火指揮子系統、定位監測子系統和日常辦公管理子系統三部分組成。其中森林防火指揮子系統為防火應急提供基于電子地圖的業務解決方案,定位監測子系統提供基于Internet的火災救援人員和設施的定位和監控,日常辦公管理子系統為林業業務部門提供網上辦公的平臺。軟件系統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森林防火指揮子系統森林防火指揮子系統是整個信息化工程的核心。用戶通過該系統完成火災預警、火點定位、火情分析、方案部署以及災損分析等工作,其目的是在預警、指揮決策和災后分析等工作中提供信息化平臺,幫助貴陽市林業系統用戶提供防火指揮工作的效率。該系統針對的用戶是火災監控指揮中心的操作人員,用戶在該系統中可完成從火災發生的接警、火點定位,到火情結束后的損失評估、火情報告填報等一系列工作。本模塊的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根據系統應用需求、系統平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用戶使用的方便性,本系統采用了客戶端/服務器(C/S)和瀏覽器/服務器(B/S)相結合的體系結構,如圖3所示:在森林防火指揮子系統提供的平臺下,具體業務工作流程如圖4所示。
定位監控子系統通過定位設備和軟件系統配合,定位監控子系統提供防火隊伍定位和監控的功能,方便指揮中心隨時了解火災救援的情況和各種救火設施設備的位置情況。為方便不同用戶快速了解當前火災救援情況,該部分功能將基于WEB實現,即需要支持用戶在任意聯網的機器通過瀏覽器查看相關防火人員和設施的位置情況,并能了解運動軌跡。
移位目標定位在定位和監控模塊中,用戶可通過電子地圖,快速定位到持有GPS手持設備的對象上,包括防護隊員、救援隊員或車輛設備等,從而方便指揮中心用戶即時了解各種防火救火設備和人員的位置情況,以及該位置附近的各種地理信息。
對滅火隊伍進行監控通過GPS定位設備向指揮中心發回的實時位置信息,軟件系統對位置數據進行解析,并將滅火隊伍實時的位置信息展示在電子地圖中,為指揮人員提供決策依據。
定位對象軌跡分析持有手持GPS設備的人員或車輛的位置信息,隨著向服務端的不斷發送,位置信息也同時存入數據庫。系統將在該機制下支持指揮中心用戶對監控和定位對象的軌跡查詢,即指揮中心不但可以知道當前定位對象的實時位置,還能通過簡單計算,在電子地圖上方便的查看到該定位對象的移動軌跡,以及該對象在火災發生后經過了哪些地方。
日常防火辦公管理子系統日常防火辦公管理子系統基于B/S架構,為用戶日常防火辦公事務處理和防火系統上下級協同工作提供信息化平臺,該子系統包含森林防火辦公網站和森林防火協同辦公后臺管理兩部分。前者是最終用戶看到和使用的界面,提供用戶管理、森林防火信息查看、通知通告、信息簡報、文件報送、填報信息管理、統計報表管理、下發文件查看和轉發文件下載等功能;后者為系統管理員提供,幫助管理員進行網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包含頻道維護、用戶管理、系統基本設置和系統管理四方面,從而構成一個完善的網站系統。
貴陽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統充分利用3S技術、數據庫技術和網絡通訊等技術,通過收集貴陽市范圍內諸如地形地貌、森林資源、氣象、河流道路分布、撲火隊伍、撲火設施及火災檔案等信息,基于系統用戶的具體功能需求,構建了森林防火指揮、定位監控和日常防火辦公管理三大子系統,實現了對林火災前預警、災時指揮和災后損失評估等功能,為貴陽市林業系統提供了森林防火信息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