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機械安全論文
作者:魏春榮 孫建華 李? 邢書仁 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安全學院
教師深入現場有三種途徑:實習、掛職鍛煉和科學研究,三種途徑互相補充和完善.實習是對現場知識的感官認知,掛職鍛煉是對現場設備的實際操作,科學研究則要求有所創新.
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通過模擬或者重現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通過討論或者研討進行學習.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析和比較,研究各種各樣管理經驗,從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結論和原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教師采取機械安全案例、現場事故案例教學,可以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生動的案例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內容生動形象,條理清晰,使學生從安全知識角度出發,明確知識點間承接遞進關系.機械安全工程課程的知識點和安全要素分成普講和精講,普講的內容是機械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論,精講內容是經常發生事故或事故后果較嚴重的機械設備或部件,通過“基礎機械知識+實際操作+事故隱患+視頻演示+案例分析+自由討論+對策措施”七個階段,使知識的講解主次有序,條理清晰,便于記憶.
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依托課件演示展示機械安全工程課程圖片及結構圖形,播放該機械設備的操作視頻,將新的機械設備展現給學生,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清晰簡明的講解,滿足機械安全工程課程教學的需要.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授課方式結合,將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做成課件,減少教學中板書的書寫時間.多媒體課件要準確充分地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做到多媒體課件來源于課本,高于課本,避免照本宣科.多媒體課件要體現實用性、藝術性、交互性的特點,要有擴展性,以利于課件的后期擴充和修改[5].
平等式課堂教學
教育作為人類重要的社會活動,其本質便是人與人的交往,只是在交往的過程中涵蓋了教與學的過程,平等的交流才會讓交流的主體彼此接納,彼此敞開心扉[6].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我學習;教師充當引導者,學生充當知識的探究者,參與教學過程,使知識理解更容易,記憶更深刻;要創設趣味性課堂,準備一些實體模型,用貼近生活的故事或者問題引入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討論,在互動氛圍中學習.如在壓力機原理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動畫形式引出傳動原理問題,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更容易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
增設課堂習題練習環節
習題練習的目的是使學生明其理、知其用.在課堂教學中增加練習,給學生獨立演練的機會,讓學生消化和理解;教師通過考察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習題設計可考慮加入機械設備現場實際問題,以更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引入口試識圖考試
考試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必要環節,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概念、理論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口試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能更好地考查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能力.口試是教師提出一個實際問題,學生現場作答,多以圖形題為主;筆試以客觀題為主.考試內容主要是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應用能力,突出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口試與筆試成績比例分為4∶6.
結論
黑龍江科技學院安全學院2010級機械安全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效果良好,學生滿意程度高達96%,成績明顯上升.實習、掛職鍛煉和科研項目環節的鍛煉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水平,將理論知識與現場實踐經驗相結合,教學與實踐不脫節;平等式教學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授課內容更加直觀明了,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習題練習和考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知識的實踐和個人能力的培養,突出機械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從而使畢業生機械操作能力和機械環境適應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