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皮膚科論文
作者:蔣建榮 單位:廣西百色市皮膚病防治院
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當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減退時,潛伏在體內的病毒被激活即引起帶狀皰疹。曾有資料顯示[6],帶狀皰疹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時,呈現CD4+細胞降低,CD4+/CD8+比值顯著降低,CD8+細胞明顯升高的現象。王藝穎[7]治療116例帶狀皰疹是治療組給予鹽酸伐昔洛韋膠囊0.3g,1天2次;匹多莫德片0.8g,1天2次,共7天;結果治療組72例患者臨床痊愈率為83.33%,總有效率為88.89%。對照組44例患者臨床痊愈率為40.91%,總有效率為61.36%。葉敏等[8]對帶狀皰疹的治療是每天口服匹多莫德片0.8g,同時每天口服溴夫定片0.125g,連用2周。兩位學者觀察結果發現治療組的止皰、止痛、結痂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短,且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無后遺神經痛發生[7]或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明顯降低[8]。看來抗病毒藥聯合匹多莫德治療帶狀皰疹,不僅可以抑制病毒,又能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從而發揮抗病毒抗炎作用,減少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達到起效更快、療程更短、療效更好的目的。
單純皰疹單純皰疹是由人類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易反復發作。病毒以潛伏狀態存在于宿主的唾液、淚液、腦脊液和生殖道分泌物中。當機體過度勞累、月經期、發熱等極易誘發本病,因此,在治療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糾正機體免疫系統缺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封海濤等[9]、安彪[10]治療顏面單純皰疹患者均給予匹多莫德片口服0.8g,1天2次,連續服用7天,結果均顯示觀察組疼痛消失、水皰消失、紅斑消退及結痂時間比對照組都短,其治療時間也短。因此抗病毒治療單純皰疹的同時聯合應用免疫促進藥物是有必要的。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病,主要由柯薩奇病毒Al6引起的,手掌、足及口腔內發生小水皰為特征的病毒性傳染病[2]。本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其本身是良性病,但少數患者可伴有全身性腸病毒感染,如腦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11],個別嚴重的可導致死亡。治療予對癥治療、抗病毒、預防細菌感染。趙愛英[12]用匹多莫德聯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手足口病患者50例,在給予痰熱清注射液靜脈滴注的基礎上,給予匹多莫德0.4g沖服,每日1.2次,療程7天。師翠云[13]用利巴韋林10~15mg/(kg•d),口服3次/d,同時口服匹多莫德400mg/次,2次/d,連續治療7天。結果表明,聯用匹多莫德有協同作用,療效顯著,能明顯縮短手足口病患兒總病程、皰疹消退時間,并且能夠刺激IL-2和IFN-1的分泌,達到抗感染、抗病毒及調節機體免疫力的雙重療效。
扁平疣扁平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為扁平光滑丘疹,好發于青少年。扁平疣的病程發展往往與患者免疫系統功能等自身因素相關,機體免疫力低的人皮損擴散快,同樣機體免疫力低的人也容易感染扁平疣。其病程長,治療方法雖多,但療效欠確切、不良反應多,單用外用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繆亞軍[14]、吳一菲等[15]用咪喹莫特乳膏聯合匹多莫德治療扁平疣,利用匹多莫德調節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患者的細胞免疫能力,從而有效提高了療效,縮短療程,并減少復發率。
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易復發的性傳播疾病。朱上華等[16]認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后的復發與人體抵抗力低下導致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與CD4+/CD8+T細胞的功能和比值異常有關,因此臨床常用阿昔洛韋治療,但停藥后易復發。林大東[17]治療25例生殖器皰疹,給予口服阿昔洛韋400mg,1天2次;匹多莫德0.4g,1天1次,連服6個月,治療后觀察隨訪12個月;結果均顯示生殖器皰疹復發頻率及復發次數明顯降低。此學者認為匹多莫德的長程應用使體內的單純皰疹病毒長期處于不復制或極低復制狀態,逐漸減弱了病毒的活力,從而抑制、減輕或減少了發作。曾文軍等[18]治療生殖器皰疹,予口服泛昔洛韋250mg,3次/d,連用10天后改為250mg,2次/d,同時口服匹多莫德片0.8g,1次/d,連用2個月后停藥,治療組復發28例(56.00%),對照組復發43例(89.58%),認為對頻發性生殖器皰疹,應用免疫增強劑匹多莫德聯合治療值得臨床應用。
玫瑰糠疹玫瑰糠疹是一種皮膚科門診較常見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其原因不明,皮疹為好發于軀干和四肢的覆有糠狀鱗屑的玫瑰色斑疹。由于其病因不明,先驅斑的形成、自限性病程、季節性發病傾向和少復發都說明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近期的研究表明細胞免疫反應參與了本病的發生[19]。吳丹[20],馬憲召[21]治療玫瑰糠疹是予口服伐昔洛韋250mg,3次/d,連續用藥10天,同時口服匹多莫德0.8g,1次/d,治療16天后對患者進行2周的隨訪,結果治療組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不良反應不明顯。兩位學者認為伐昔洛韋與匹多莫德聯合使用,可以抑制病毒,增強機體免疫,有效地控制病情和減少復發。
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存在著免疫功能的紊亂是目前的共識,其中T細胞亞群功能異常在過敏性紫癜發病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張琦等[22]認為調整過敏性紫癜患者的免疫功能是預防其反復和復發的必要措施,用匹多莫德聯合治療42例過敏性紫癜患者,每天口服400mg,治愈后繼續口服,連續2個月,所有病例隨診6個月,其治療組復發率為4.8%,對照組為16.7%,明顯降低。
其他有學者認為與自身免疫異常有關的疾病如白癜風、水痘、梅毒、聯用匹多莫德治療均達到不錯的臨床效果。何云飛等[23]治療白癜風40例局部外用30%補骨脂酊,同時每天口服匹多莫德0.8g,(兒童0.4g/d)。40天后治療組的有效率(72.5%)明顯的優于對照組(42.11%)。黎碧嬋[24]對60例小兒水痘治療是用伐昔洛韋片10~15mg/(kg•d),匹多莫德0.4g,每天,結果治療組退熱時間、皮疹結痂時間明顯縮短。對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張建明等[25]、于文強等[26]利用匹多莫德配合抗生素治療具有明顯的效果,方法簡單,可在臨床應用。
結語綜上所述,匹多莫德在皮膚科疾病的應用非常廣泛,聯合用藥療效高,副作用小,劑量一般是每天0.8mg或0.4mg,1天2次,連用7天~2個月不等,對于病毒性皮膚病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扁平疣、過敏性紫癜、玫瑰糠疹等,現已有足夠的病例表明匹多莫德聯合其他藥物治療能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減少復發。并且安全性好,不良反應小,無蓄積作用,長期使用耐受性好,是一個既可用于治療又可預防各種感染的低毒高效免疫調節劑[27]。在臨床應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