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灌溉論文
作者:陳衛國 單位:安徽省安慶市花涼亭灌區管理局
當前農村灌渠的水利建設仍跟不上大農業發展,部分重點任務推進緩慢,農田灌區渠道改擴建、節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明顯落后于大江大河的治理,不具備抵御常遇洪水的能力,依然是水流域防洪減災體系的主要薄弱環節。鄉村灌渠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水毀和待建工程信息資料缺乏,農村水利統計工作建設明顯滯后。大型灌溉水工設施續建配套未補全和渠道滲漏嚴重,工程項目建設投入與需求差距大,灌區的病險水庫數量多、分布廣、問題復雜,除險加固任務依然繁重。農業灌溉統計調查制度不健全,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基層統計力量比較薄弱,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基層統計部門灌溉水況統計分析往往僅以同期數據相比較為主,未進行有針對性、傾向性、建議性的深入分析,缺乏參考價值。不重視統計指標的準確性、嚴肅性,也不根據考評或其他需要隨意變動資料的口徑、時間。對檔案資料的建設和管理沒有充分考慮信息數據庫建設,灌溉統計數據未能建立統計信息的軟件設計開發,統計方法單一,管理目標簡單。
灌溉經濟信息缺漏,統計指標陳舊基層呈報的農田灌溉統計報表中,發現與灌溉項目相關的文件和圖表資料不齊全。例如:工程概況、水工建筑物投資規模及構成、項目前期及審批工程統計信息、灌溉計劃投資安排和項目完成進度等統計信息缺漏。另外,擬建農田灌溉項目的審批信息和資料尚未整理建庫,前期工作的統計管理臺賬尚未建立,優化整合規劃管理的信息資源也未完成。灌溉基層統計管理人員缺乏,兼職多,統計隊伍建設不完善。農水統計方法大多采用層層上報的統計報表制,基層的統計報送則是由農水供灌單位向各級水利部門報送統計數據。目前,許多農村小型水庫基本上沒有水管單位,水管員的工作也無法到位,涉及灌溉運行及鄉鎮水利設施供水運行的統計指標數據,基本上是在多年前的統計資料中,由灌溉部門統計人員根據掌握的情況,根據階段內的變化相對估算,進行增減或推測,造成統計數據準確性較低。灌溉統計信息服務同大農業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表現為農業灌溉水利信息產業和農村信息市場的不發達,未能認識農村經濟統計的重要性[2]。
標準化、規范化的統計計劃和管理系統亟待建立農業資料統計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系統欠缺,導致統計信息管理與監測不準,統計基礎不強同樣反映在農水灌溉工作上。例如:規劃計劃處掌握的節水灌溉、蓄雨節水灌溉面積和灌溉農水處掌握的不一樣,同從灌區報上來的各數據也不一致。工程統計指標概念不清。比如灌區有效灌溉面積與實際建成的耕地灌溉能力不符,灌溉統計數據反映的僅僅是有效灌溉面積,實際灌溉面積遠大于此數據。再如農田地小尾渠供水數據缺乏,僅按實際田畝推測估算,或直接按一定田畝上交水費數評估灌溉供水效率。指標設計不完整,農田灌溉統計信息數據的收集和具體統計調查停留在原有基礎上,數據抽樣率太低,造成灌溉統計調查單位的數量急劇增加,特別是自負盈虧的水管基層單位,難以提供準確的統計數據和資料,且對統計的支持和配合程度下降,虛報、瞞報現象時有發生,主管農業水利統計部門獲取真實統計信息資料的難度越來越大。同時在對灌溉統計報表的規范上,還需不時核對校正。
統計信息管理人員缺乏,業務素質不高灌溉統計機構缺乏,給統計信息建設與管理帶來一定難度。統計工作人員更換頻繁,具體管理職責不清,任務不明。灌區有關統計人員對統計指標不能認真理解、嚴格掌握,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一些業務員沒有較強的統計理論知識,不懂科學的統計方法,更不知道怎樣搞好統計分析,只能從數字上進行一些簡單的、粗淺的對比,對統計信息處理重視不夠,更談不上統計信息的建設管理。農業水利統計工作人員專業結構比較單一,大多數由只熟悉一般統計知識業務的財會專業人員充當統計工作,或由一般的工程技術人員臨時統計,人員的知識面窄[1],既滿足不了各地對統計信息資源的要求,也不利于統計工作向縱深方面發展。
統計信息網絡管理尚未建立一體化的協同管理模式灌溉信息管理缺乏統一、協調、系統的管理,統計信息建設和監管缺位,與國家經濟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極不適應。信息管理技術創新滯后,安全性和風險性較大。未認真梳理、整合水利灌溉統計網站各服務事項,登載與農田灌溉事項、辦理統計信息流程相關的農村服務內容,不能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路徑和辦理流程。
灌溉統計信息管理建設經費投入不足由于農業基層統計單位的工作經費本身就緊,不能滿足平時各方面需要。加上現有灌溉工程設施不很齊全,水工程配套設備和更新改造、擴建的經費缺口大,資金需求量大,統計工作管理上沒有提上議事日程,未能得到根本重視。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灌溉統計管理信息軟實力農業統計信息化建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盡早建立農業灌溉信息管理系統和應用配合模式,建設農業經濟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管理系統和信息溝通系統[2]。具體擬采用Microsoft平臺數據統計管理軟件實用模型,數據交換編輯監測、查詢、分析評價農業灌溉新技術,運用Passport信息管理服務的統計新方法完善基層的統計服務體系,并盡量采取SPSS統計應用軟件對灌溉數據統計分析、均值比較。最近一些省份農科統計人員結合農業水利實際,會同信息技術人員創新研制開發了一種SIMS(SeamlessIntegrationofMultisourceSpatialdata)———數據格式集成轉換系統的統計軟件,服務于農業灌溉領域數據庫建設。SIMS實際上是一套運行于網絡環境下,基于大型關系型數據庫系統,融合C/S、B/S結構于一體,以科學、規范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方法為核心,支撐統計信息運行全過程的統計數據管理、處理、保存和開發利用的工作平臺。它是基于統計系統現有的軟/硬件及網絡環境,開發支持各級統計機構統計業務數據處理工作,該軟件包同時集報表數據處理的設計(定制/布置)、數據采集(輸入/審核)、整理(匯總/計算/查詢/輸出)等功能為一體,并將逐步成為統一規范的統計工作信息化平臺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統計數據傳輸、分析、處理、監測中,對推動農村灌溉統計信息建設與管理工作起到很大作用。農業灌溉統計信息智能化是一種發展趨勢。開發適應農業發展需要的農業灌溉統計信息服務的硬件和軟件,引進和普及高科技的信息設備是我國農業灌溉統計信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要加大統計信息建設項目申報,增加資金投入,解決好統計信息化建設所需資金,為農業灌溉統計信息的建設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