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學前教學論文
本文作者:王述義 單位:赫章縣媽姑鎮中心小學
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城區幼兒園數量和規模嚴重不足,入園難問題非常突出。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批農民進城打工,城區人口急劇膨脹,學前兒童數量猛增,城區幼兒園的數量和規模已不能滿足幼兒入園需求,使得城區幼兒園班額大的現象十分突出。學習生活場所嚴重不足,戶外活動難以開展。小學附設學前班是一個大的弊端。鄉鎮小學附設的學前班,條件有限,設施設備不達學前教育之需要,接納人數不多,教師不核編制,任意招聘代課教師,致使許多幼兒無法授受正規的學前教育。又與小學班一起活動,課時不同,教學方式不同,管理混亂,難免出現安全事故。經費嚴重不足,辦園條件非常簡陋。
由于學前教育沒有納入義務教育管理,上級沒有專項教育經費投入,縣財政未納入財政預算,導致資金投入不足,辦園條件無法改善。城區幼兒園舉債發展,設施較好但園舍面積不足,家長送幼兒破門而入,大班化嚴重,入園難問題突出。農村公辦幼兒園因陋就簡辦園,教學場地不夠規范,游樂設施不足,收取的少量費用還要上繳財政后再回撥80%,實在入不敷出。民辦幼兒園的資金投入都是自己籌措,心有余而力不足,上級多次說要撥公用經費,可是至今未兌現。畢節地區行政公署《關于加快民辦教育發展的決定》的第四條規定“建立民辦教育獎勵制度。各級政府按屬地管理對在發展民辦教育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及辦學業績突出的民辦學校給予表彰和獎勵。村民辦幼兒園達到60人及以上辦園規模的,補助資金5萬元,辦學規模每增加60人,補助提高5萬元。但是因為地方財政吃緊,其實不能兌現。
城鄉發展不平衡。目前,城鄉之間,不同性質的園所之間,辦園水平差異較大。整體來看,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多,條件相對較好,農村優質教育資源少,條件相對較差。城市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好的,由家長陪同進縣城或集鎮入園,條件較差尤其是父母外出務工、由老人照看的留守幼兒,根本無法入園接受學前教育,農村孩子家庭經濟困難,交不起入園費,只好呆在家里,等到七周歲才進入小學,成績跟不上,終身發展受到影響。城鄉發展不夠平衡,學前教育差異較大。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結構不合理。公辦幼兒園教師多為中小學教師身份,學前教育專業的反而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民辦幼兒園多為自聘教師,基本上是未經過專業培訓的大中專畢業生或初中畢業生,專業能力較差,教師隊伍極不穩定,流動性大,很難保證學前教育質量。所有幼兒園不重視配備男教師,不利于幼兒性格的培養。
管理不夠規范,缺乏科學保教方法。農村多數鄉鎮幼兒園及民辦幼兒園管理不夠規范,對學前教育的內容了解不夠,沒有教學計劃,沒有使用統一審定的教材,有的大中小班混編,嚴重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教學方式上注重讀、寫、拼、算的學習,“小學化”現象十分突出,缺乏科學的施教方法,致使幼兒智力得不到良好開發。由于條件限制,幼兒戶外活動不足,游戲在教學中沒有得到有效實施,幼兒的保育功能被嚴重弱化。這些都扼殺了幼兒天真活潑的稚氣和積極向上的求知愿望,影響了幼兒的健康發展。
發展學前教育的建議
深化認識,制定規劃,落實各級政府的責任。學前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學前教育事關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事關民族的未來,政府要充分認識在新的歷史時期學前教育承載的重要使命,把學前教育納入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公共財政支出進行統籌安排,把提高學前教育標準和質量作為改善民生的緊迫任務來落實,切實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各方努力、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要按照《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要求,盡快出臺我縣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明確發展方向,制定發展規劃,落實各級政府工作責任,加快推進普及學前教育進程。搶抓機遇,爭取投資,加快公立幼兒園建設。
要貫徹落實好《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關于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要向學前教育傾斜。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好國家和省的財政支持政策,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及鄉鎮中心幼兒園,在全縣逐步形成以縣幼兒園為龍頭和示范,以鄉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干,以社會力量辦園為補充,多種形式并舉的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學前教育體系,確保適齡兒童都能夠接受學前教育。整合閑置資源,合理布局建設規劃。按照“以縣城為示范,以鄉鎮為重點,以社會力量(個體)辦園(班)為補充”的學前教育發展思路,建立起學前教育服務網絡,鄉鎮要進一步整合現有的幼兒教育資源,確保每個鄉鎮至少建成一所標準化的公辦中心幼兒園。要把學前班徹底從小學剝離出來,不搞小學附設學前班。利用閑置的小學場地舉辦村級公立幼兒園或者由社會力量(個體)承包辦園(班),努力改善“入園難”的現狀。
制定優惠政策,促進社會力量辦園。我縣目前雖然有不少民辦幼兒園,但符合辦園條件、質量較高的并不多,為緩解入園難的壓力,政府在全面負責學前教育經費投入還有困難的情況下,應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執行畢節地區行政公署《關于加快民辦教育發展的決定》,本著“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整合現有資源,嚴格辦園條件,科學布局規劃,適當撤銷、合并不具備辦園條件的民辦幼兒園,鼓勵聯合辦園、規模辦園和集體辦園,提高辦園質量和水平。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園,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民辦公助、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優質普惠性幼兒園,為家長提供多樣化、多層次選擇。多措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將幼兒教師隊伍納入基礎教育師資隊伍發展的總體規劃和繼續教育規劃,科學核定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通過向上爭取幼兒園教師編制,從幼兒師范院校畢業生中招考,從中小學任教中的學前教育專業并有幼教特長的年輕教師中調配等途經,增加幼兒教師數量,以滿足學前教育發展和需要。
要建立和實行幼兒園園長、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嚴格執行持證上崗,逐步清理不合格教師。制定《幼兒教師培訓規劃》,完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體系,開展有針對性的繼續教育培訓,對新補充的教師進行崗位培訓,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切實提高學前教育師資質量。要建立民辦幼兒教師社會保障機制,逐步為其辦理社會養老及醫療保險,穩定教師隊伍。推進學前教育改革,提高保教質量。要改進教學方法,推進素質教育,建立適應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劃》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樹立正確的辦園理念,遵循幼兒成長規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抵制重教育輕保育,重知識傳授輕智力開發等拔苗助長的錯誤觀念和做法,防止學前教育“小學化”“保姆式”的不良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