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初中政治論文
作者:辛璐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解放路教育集團八中校區
互動教學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教學方式之一,有利于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讓師生相互交流信息,溝通情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開展互動教學。對此,筆者提出了如下策略。
一、引導學生課前自學,奠定課堂互動基礎
在互動教學中,若想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則需引導學生課前自學,為課堂教學做好知識與思想準備,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奠定課堂互動基礎。
首先,做好閱讀指導。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應讓學生了解書本編寫特征、閱讀方法、閱讀要求。第一,先瀏覽課堂上將學習的內容,譬如章節課題、黑體字、小標題,以大致了解學習內容。第二,課文細讀,弄清基本概念、基本觀點與結論。同時,認真想想是否理解了基本觀點,結論又是如何得出的。第三,學會做閱讀筆記。比如基本概念,則在邊上或者下面作記號;基本觀點,則標記于內容下方;結論,則需作層次記號“①……②……”,不懂之處則標上問號。第四,觀察書本插圖,發掘其隱含意義。第五,寫出閱讀感觸以及想到的問題。
其次,制定導讀提綱。這一提綱需圍繞內容與課標來確定。主要包括:明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學習要求;設計一些貼近生活實際,也可激發思維的問題;建立疑問欄,讓學生寫出自讀中的疑難問題,亦或知識閱讀中自己想到的但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一導讀提綱需提前發給學生,以發揮其在學生自學中的導向、導讀作用。如學習《筑起“防火墻”》時,學習目的為:學習自我保護的技巧與方法,認識到我國法律對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有特殊意義。重點與難點:怎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問題思考:在書本案例中,丁某有哪些行為錯誤?這一案例給你們怎樣的啟發?怎樣理解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丁某被綁架后,會發生什么結果?若你是丁某,碰到類似情況,該怎樣自救,以免發生悲劇?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有目標、有方向的預習。
另外,還需督促檢查。其方法主要有:小組成員互檢。組長督檢成員,組員督檢組長。組長將檢查結果匯報教師;課前或課堂小組討論時,教師對學生展開檢查;課堂上,各組輪流“講課”,提供反饋信息。
二、創設情境,問題討論,增強教學互動效果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情境創設法是實現師生互動的前提,有利于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讓師生處于一定的情境中,溝通情感,交流互動。在情境設置之前,教師應了解教學要求與目標,把握學生學習特點,然后精設學習情境,熏染課堂氛圍,喚起學生學習情感,引導學生認識問題,理解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方式上,情境教學是多種多樣的,如圖象資料、視頻音樂、故事游戲等,以熏染教學氛圍。同時,教師還需注意,情境創設是服務于教學目的的,因此每一情境下都要有明確的學習主體,并注意切入時機與創設時間。當然,情境也需具有真實性,以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發揮情境的真正作用。其次,巧妙設問,促進師生交流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巧妙設問,以增強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課堂上,教師可通過講讀法分析具較強邏輯性、較為抽象的問題,并層層遞進,附以板書與多媒體進行教學,以增強知識直觀性;然后是強化課堂討論,以增強互動效果。教師可設計辨證性知識,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辯論,從現象中把握事物本質,體驗知識吸取過程。
在討論方式上,既可以是小組討論,也可以是班級交流、討論,或者學生個體發言,從而實現師生互動。例如:教學《不以規矩難成方圓》時,教師可向學生呈現相關漫畫:沒有規則是相當危險的。觀察漫畫,你們從中可得到什么啟示?然后引出課題,板書:沒有規矩,難成方圓。簡單講解: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需要共同準則,而這個準則需法律確定,需公民自覺維護。當人們自覺遵守社會規則與秩序時,才可維護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接著多媒體課件展示:中小學生交通事故傷亡報告。思考:在這些冰冷數字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朵朵凋零的生命之花。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這些年輕生命過早夭折?讓學生自由發言,師生互動。然后再出示圖片:實拍某路段交通混亂景象。小組辯論:你們是怎樣看待交通規則的?是適機而變,可靈活掌握的?還是牢不可摧,必須堅守的?同時,分組討論如下問題:行人亂穿馬路為何不是小事?在馬路上,沒有往來汽車,同
時可確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就可以闖紅燈嗎?這樣,通過聯系生活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當然,互動教學也不局限于課內,教師還需指導、組織學生走入生活,融入社會實踐活動,增強課后互動。例如,指導學生收看“焦點訪談“、“新聞聯播”等電視節目;引導學生閱讀雜志報刊,定期開展專題討論會或者時事報告會,進行信息交流、情感溝通;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社會現象相聯系,觀察身邊的人與事,在課堂上進行分析與評價;開展專項社會調查,如消費者合法權益調查等,并完成調查報告;亦或邀請先進模范人物、企業家等來校講課或作報告;帶領學生參觀附近的企業等。這樣,讓學生體驗生活,體會政治價值,保持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