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環境生態論文
作者:楊再福 單位:東華大學環境學院
由于上世紀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工業化的普及,以及各種行業的興起,這些文明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和生態的危機。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和環境問題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因此環境生態學也成為了本世紀發展最快、最前沿的學科。國外一些綜合性大學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在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設置了環境生態學這一課程,這標志著生態科學已經進入了正式的科學研究。環境生態學作為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學科,為我們研究和保護環境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和理論依據。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工業科技等極端不發達,這就導致了很多環境問題,我們目前的技術手段還遠不及歐美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所以我國的環境生態問題尤為突出。我們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我國已經進入了大范圍內污染綜合治理和生態建設階段,這些生態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全國人民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環境生態實習教學作為環境生態課程的一種形式,作為一種技能性、基礎性以及綜合性的培養方式,已經成為了生態學課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這種學習形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去熟練掌握環境生態學的基本理論,而且可以掌握一種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形式還將課堂所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無論從體現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方面來講,還是從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方面來說,加強環境生態實習對于該專業的學生是一種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途徑。然而目前在我國的很多高校的環境生態學中,還很少有實踐環節,所以我校對此做了大膽的嘗試。由于是初始嘗試階段,所以在實際教學和實踐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制定和安排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這種教學理論還有待實踐去證明是否更適合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一、環境生態實習的目的及要求
環境生態學作為一門理工科,對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環境生態實習也想當然的成為了這門課程的重中之重。環境生態實習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更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成為環境生態學中不可缺少的科目。主要是因為環境生態實習讓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中脫離出來,增加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加了他們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同時拓寬了學生學習的視野。從另一方面講,實習培養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增強了他們集體榮譽感,進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很多高校目前都沒有將生態實習作為教學的重點,甚至是沒有納入到教學日程中,依然采取最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使用“填鴨式”教學,大學生已經不同于中小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要遠遠比讓學生學會課本知識重要的多。所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課堂沒有一點興趣,不僅違背了教學的目的和初衷,而且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學生在畢業離校后才發現,自己這些年是浪費了,而且不能為社會做貢獻,這主要是教學方式不合適造成的。教學目標是規定教學活動的重要指標體系,作為評價教學過程的一個標準,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出發點和歸宿。我校的環境生態學課程的授課主要針對對象是大三學生,通過和教學大綱的銜接,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我們以微軟學生為主體,制訂了培養能力、鞏固知識為主要目的實習教學計劃,并通過室內試驗和野外實踐相結合,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將社會實踐放到課本中,這樣的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受益匪淺。同時學生們通過對自然的親身感受,都有了不同以往的心聲。我們制定的具體教學目標如下:(1)進一步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鞏固和提高課堂教學、促進學生領會環境生態學的科學原理,加強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使學生了解環境生態學野外工作的過程和步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環境生態問題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獨立工作的能力。(3)培養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專業工作態度和責任感。(4)認識并了解各種常見的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昆蟲等,由此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向往,然后努力去探索。回學校后,學生們會主動去查資料,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這樣教學的目的就達到了。
二、環境生態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實習的準備工作階段,主要是做好以下工作:專業知識儲備,實習用物的準備,學生的動員工作以及住宿等方面。
1.實習的動員工作以及野外生存技能的培訓工作。環境生態實習能不能成功,達到實習所預想的目的,是嚴格紀律的一個工作過程。實習動員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動員如果成功,那么實習就會事半功倍。讓學生們在出發前了解并能夠深刻記住這次工作的任務,同時還要注意嚴格要求自己,野外不同于學校生活,處處都有可能會出現危機,端正同學的實習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實習前的動員工作,一定要有院系領導以及參與實習指導的老師參加。實習動員還必須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環境生態實習所在地方可能是懸崖峭壁,或是面臨深淵和河流,時間也是在炎熱的七月,所以必須教育學生注意安全,對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護知識一定要牢記于心。例如在捕蛇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讓蛇咬到自己;還有,如果一旦被蛇咬到,要保持冷靜,然后有條不紊的處理好后續工作,將被咬同學送往醫院救治。在防螞蟻以及其他昆蟲方面,學生一定要穿長褲,只有做好各種防護措施,避免一切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在防溺水方面,學生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時要用嚴格的紀律來要求自己。防中暑:環境生態實習在七月份,預備防中暑的必備藥品,并選擇在天氣較涼快的早晚出去,中午在室內整理標本與資料。
2.成立學習小組和領導小組。實習前,一定要通過選舉或者是其他形式組成學習小組,每組由6~8個組員組成。這樣就容易下達命令,更有利于命令的執行,每組的組長負責本組學員的安全以及其他生活問題,每一個小組配備一名主管教師。
3.實習器材的準備用具準備,就是必須準備好采集和制作植物標本的主要用具,如吸水紙、標本夾、土壤采樣器、采集箱、GPS、枝剪、沉積物采樣器、手持放大鏡和卷尺等,并在分發前進行試用,防止把損壞無法使用的設備帶到野外。
4.專業知識的儲備工作。實習是一種帶有強烈目的性的學習方式,同學們在參與實習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工作,只有帶著問題去實習,才能夠實現實習的真正價值。例如一些學生對實習之所以感興趣,并不是因為想通過實習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而是單純的為了游山玩水,這樣的實習結果顯而易見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的,所以指導老師在實習前的指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們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去做實習前的知識儲備工作,只有這樣,學生在實習后才會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