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護理方法論文
作者:宋珍玉 單位:山東省即墨市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傷情一般發病急,病情進展快,易出現并發癥,致死率高[1]。分級護理是指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及患者的自理能力進行綜合評估,按照評估結果將護理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根據不同的護理級別給予病人有針對性的護理[2]。通過對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實行分級護理后在患者滿意度、基礎護理完成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1年1—12月分級管理下的腦出血患者200例及2010年1—12月傳統護理下的腦出血患者200例作為對比研究對象。所有病例符合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分級護理組男132例,女68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7.5±15.5)歲;傳統護理組男130例,女60例,年齡41~70歲,平均年齡(55.5±14.5)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原因、病情嚴重程度和病情進展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傳統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進行護理,分級護理組按照護理分級管理制度要求將患者分為四級進行護理。分級護理時,特級護理每30min巡視一次,準確進行專科護理,及時做好基礎護理,對患者患肢進行被動鍛煉,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一級護理每1h巡視一次,協助患者進行被動和主動鍛煉;二級護理每2h巡視一次,指導家屬協助患者進行恢復鍛煉;三級護理每3h巡視一次,提醒患者進行適當鍛煉。
1.3觀察指標
通過問卷調查對護理后患者滿意率、搶救事件發生率、醫囑執行率、基礎和??谱o理完成率進行數據統計并評價。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得到的各類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2組間用χ2檢驗進行比較,當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分級護理組和傳統護理組通過對患者滿意率、搶救事件發生率、醫囑執行率、基礎和??谱o理完成率的問卷調查得出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分級護理組中搶救事件明顯減少(僅有1例),患者滿意率明顯提高(達到92.5%),2個數據組的P均<0.05;醫囑執行率和護理完成率均有提高(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臨床病死率高,對腦出血患者的有效護理是疾病治療過程中關鍵的環節,對患者疾病趨向于治愈還是惡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和表現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有效手段。而既往的傳統護理不能充分體現患者個體差異,不能從不同的關注細節對患者進行有重點護理,因而容易出現突發的搶救或者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不滿。
本組研究采用傳統護理和分級護理對患者進行分組護理對比,通過對患者滿意率的調查評判整體護理服務水平;對搶救事件發生率進行統計評判患者病情危急情況發生幾率、對醫囑執行率、基礎和??谱o理完成率進行統計評判護理人員實際執行和處理各類情況能力。通過χ2檢驗,分級護理組的各項指標均好于傳統護理組。隨著護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護理管理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分級護理制度的實施,對廣大護理人員如何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不同層級的護理給予指導和說明。通過分級護理使護士知道自己的職責及對所執行的各項干預行為負責。當醫生根據病情以醫囑形式下達護理級別后,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依據重點有主次的合理安排人力從而使護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提高護理質量。分級護理在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