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美文學
本文作者:鐘瑜寧、陳兵 單位:新余學院外國語學院
在高校的課程體系中,英美文學課是英語專業的必修課程,對于英語專業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人文素質和語言技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是難度大、課時少、學生興趣不濃的一門課程,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美文學的畏難心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筆者認為可以開展多媒體環境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使全體學生在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的同時,加強對他們合作精神的培養。
一、地方院校英美,文學課程現狀
(一)課程難度大,內容多
學生普遍反映,英美文學生詞多,專業術語多,涉及的主題有英美兩國的歷史背景知識,還有文學、語言等方面的知識,范圍非常廣泛,即使有大一大二學習的基礎,學習仍然面臨著大量生詞和理解方面的障礙,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興趣更無從談起。
(二)課時嚴重不足,教學任務難以順利完成
在“實用主義”、“功利主義”之風的影響下,許多院校注重開設“實用”類課程而刪減英美文學課程或課時,往往每周只有兩課時,英美文學在課程設置上顯得可有可無。在有限的時間里,傳統教學模式下很難完成既定的教學計劃。
(三)學生興趣不濃
首先,在市場經濟“實用主義”的影響下,學生認為,英美文學課對自己的就業及未來的生活無益。其次,要學好英美文學,學生不僅應具備良好的英語語言的基本功,還要對英美文化應有一定的了解。學生自然而然對英美文學課程望而生畏,覺得自己離英美文學太遙遠,文學課本太枯燥乏味。面對課本大量的信息,教師不得不采用傳統的講解教學法,學生學習被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
二、多媒體環境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特點
(一)以多媒體教學為手段
多媒體教學是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過程,又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多媒體環境下,英美文學課件以圖片的形式將作家的肖像給學生,更多的引入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參考資料,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家作品的了解,大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適當安排學生觀看由英美文學原著所改編的電影,再利用課堂時間重點分析教材上作品選讀的內容,大大提高了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或者在課堂上播放出故事梗概的視頻或影片的精彩片段也能激發學生對原著的閱讀欲望。視頻文件可以增強學生對英美小說、戲劇的了解,而音頻文件則更適合被應用在英美詩歌的教學中。將朗誦英美名詩的音頻文件利用到英美文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當學生聽到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或華茲華斯的浪漫主義詩歌時,便能直接感受到英詩抑揚頓挫的格律之美。
(二)采取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和合作,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注重培養學生實際交際能力。它大量采用對話、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榮辱與共、彼此依存、團隊交際、相互交流互動和定期總結是小組合作學習最顯著的特征。學會合作和交流是時代的需要。那么,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合作的方式會更有效引導學生學會與人的合作、溝通、交流,增強其自信心。文學課信息量大,閱讀任務重。面對如此豐富、繁雜的知識,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同小組或小組不同成員負責單獨的一部分資料的準備,這樣既減輕了大家的壓力,同時小組成員還可以互相鼓勵,增強信心。課堂上,教師布置新任務,合作學習小組為形式的集中討論,和同伴交流、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完成任務。并且,當英美文學課開展戲劇表演,詩歌朗誦等具有實踐色彩的教學活動時,學生們分工合作,扮演角色,再現詩歌和戲劇的精彩,師生合作進行點評,使表演者和觀眾都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本質和意義。
(三)以任務為主的教學設計
多媒體環境下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的合作學習側重的是學習形式的研究,而在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離不開任務的設計,通過“有意義”的真實的交際任務來學習語言、學習文學理論。多媒體環境下的合作學習是任務引領的學習活動。合作活動的任務可以是在課前、課堂和課后。根據需要,合作小組的活動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辯論、小組競賽、角色扮演等,但目的都是為了完成任務。多媒體環境下英美文學合作學習的任務可以是以課文主要內容為主題,通過組內不同成員上網查找有關本主題的資料,經過資料反復的整合,集中智慧,挑出最有價值的資料,與班級成員分享成果。例如作者在講授浪漫主義時期詩人作品的課文內容前,要求學生在網絡上查找浪漫主義的時代背景,什么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的文學特點以及這個時代的代表詩人,他們的代表作。這是本教學模式最常見的任務類型。當然,任務也可以是問題型的任務,問題型任務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探究心理,學生們通過在網絡里學習材料,主動探究,互相幫助,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作者在講授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之前,可以通過e-mail給各小組提出問題: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有什么異同?學生們圍繞這一問題,在圖書館、網絡的幫助下,查閱各種資料,互相配合、幫助、補充,把獲得、綜合、分析信息融為一體,來解決問題。
三、多媒體環境下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流程
(一)在合作學習前教師的準備工作
學生學習合作學習理論及合作技能學期初,教師將與合作學習有關的重要理論通過網絡發給學生,讓學生對理論基礎形成初步的了解,如合作學習的形式、小組成員的角色分配、小組合作技能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任務,對合作形式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課堂示范,在實踐中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另外,教師通過網絡把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和大綱發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本學期要學習的內容和每個專題的任務,提前做好準備。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展開的前提和基礎。有效的學生分組活動是精心設計的、有目的和有準備的教學活動,是為了取得共同的學習目標和完成共同的特定任務而組建的。為保證各個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證各小組開展公平競爭,分組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時既要考慮到人數、計算機操作水平、性別、成績等外在條件,更要考慮到心理、個性、智力等內在因素。規模應以4-5人為佳,人數過多會減少小組成員的參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