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
本文作者:李玉 單位:山西省長治市潞礦職高
計算機發展到今天其功能日益強大,應用也非常廣泛,可以說,它的應用無孔不入、無處不在。但相對而言,計算機基礎教學卻滯后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相脫節,學生處理實際問題能力比較差,更談不上用電腦來幫助學習。當前絕大多數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仍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往往是被動地聽講,被動地看演示文稿,被動地操作練習。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致使學生應用計算機的水平難以提高。如何才能提高教學效益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親眼目睹了大量優秀教師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及自己在教學中的親身體會,發現“問題情境”教學方式可以對此問題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而改善的程度取決于教師在課堂中運用的水平。以下就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談自己的一點愚見:課堂教學中問題既是掌握知識不可缺少的環節,又是思維過程的前提。有了問題,就會有思考,才能有創新。問題情境教學是以學科知識為教學內容,創設問題的情境,從而引發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各種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中去,培養學生具有批判的思想,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得以發展。了解學生課堂學習和教師課堂教學情況其實就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預設問題,引導聽眾積極主動地分析,并自主參與到知識獲得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就是情境教學法中的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法。
一、精心合理地選擇“問題情境”教學材料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當有充分、豐富的課堂教學材料為鋪墊,使學生的思維在廣度、深度上有一個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和余地。課前課題的引入是一堂課的關鍵,有趣味、有吸引力的課題引入能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持學生的興趣,就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保證課堂的高質量。而這個課題如何引?從哪里下手?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上課前,精心篩選材料,緊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習目的,而又有所拓展和延伸。利用提問等方式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從一開始便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從而使課堂氣氛變的生動、活潑。
二、借助課程的便利性創設問題情境
計算機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單調,特別是一些概念,上課時單憑教師的大量講解絲毫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反感情緒。所以設計一個和現實生活有聯系的情境來導入新授課的內容是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的必然所在。而借助計算機來實現這個“問題情境”無疑是一個好的辦法,比直接提問的情境來的更直觀、更生動形象。如在《PowerPoint2000》的教學過程中,不采用傳統的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操作的教學方法,而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條件。首先為學生的學習制作一節有吸引力、熱點的專題幻燈片,如“環境污染”,分別做兩組圖片,一組為背景美麗,環境不曾受過污染的;一組為已失去的藍天、白云,眼前一片狼藉,河流不再清澈等反映目前環境惡化的圖片。并分別配以文字說明,及聲音、動畫。在每臺學生機上安裝此教程,只需點擊相應內容,就有動畫演示,配音講解,兩組圖片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不僅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激發了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當學生提出如何制作幻燈片的問題后,讓他們觀看老師提供的幻燈片制作流程的課件,此時,學生都會迫不及待地學習利用PowerPoint制作課件的知識。這時,教師只需在旁邊觀察,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提高學習研究的能力,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生通過這樣的親身體驗,思維更加活躍,感受也更加深刻,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巧妙安排教學結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整體,教學的各個環節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創設問題情境是課堂教學整體結構中的重要一環,教師一方面在教學中要完成預定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另一方面又要創設問題情境,溝通師生關系,激發學生思維,誘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因此要巧妙安排課堂教學結構,不失時機地創設問題情境。在講計算機的應用一節課時,計算機在生活中的應用必定是理論上的知識多,沒有親身實踐,針對這個問題,問題情境可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將計算機課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系,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對于計算機這門學科,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最真實、最直接、最好的問題情境。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計算機只有和現實生活結合才會更有意義。所以,我們就巧妙安排教學結構,將學習的新知識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聯系,使教學內容真正和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貼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另一方面鼓勵引導學生將學到的計算機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同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問題,寓趣于問,創設生動愉快的情境,把學生已有的知識與即將學習的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學生處于“趣”、“新”、“疑”、“知”的環境中,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是時代交給我們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教學任務。特別是面對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畢業以后大部分面臨的不是升學的壓力而是生存的壓力,因此,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改變現有狀況,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掌握一門技術,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符合時發表展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