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林業科學論文
作者:李志剛 單位:陜西省岐山縣林業工作站
林業不僅是國民經濟中的一項基礎性產業,更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其在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長遠規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發展林業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國乃至全人類共同的宏偉目標,其意義深遠。
1樹立林業科學發展觀
1.1科學地認識林業
科學認識林業是發展林業的基本前提。首先,林業是一項基礎性產業,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等林產品,為其他產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生產資料,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林產品被廣泛用于各行各業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木料和林果等林產品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一片森林就是一個綠色銀行。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林業有著巨大的生態效益,且生態效益遠遠大于其經濟效益。森林生態系統是生物圈這個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持整個生態平衡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森林及其植被產生的氧氣,以及它吸收的二氧化碳支撐著人類對氧氣的消耗和對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維持著兩方面的平衡。同時它還有調節地球上水的分布功能,另外它通過對大氣中臭氧層的作用影響陽光中的紫外線的強度,繼而影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因此,森林及其植被決定著所有生物包括人類社會的發展空間,沒有一定的綠色植被,人類社會不僅沒有發展的空間,而且會使現在的文明成果遭到毀滅性破壞。沒有森林及其植被這個生態平衡機制,人類及各種動物就無法在地球上生存和發展,林業的生態效應意義是巨大的,林業的社會化公益性效益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1.2科學地發展林業
我國的林業發展,經歷了以國家和集體所有制形式下的全民植樹造林運動的過程。這種發展林業的形式是與當時農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相適應相配套的。近年來我國實行了耕地的家庭承包制形式,取得成功以后,我國的林業所有制形式也相應發生了變革,林權制度改革就是一個適應這種所有制形式的具體的林業發展路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將來林業的發展將會像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實行以大戶為主的私有化林業發展模式。并與世界現代林業接軌,這是科學的林業發展形式,將極大的促進林業事業的發展。林業發展過程中阻礙發展的因素,一是投資大、見效慢的狀況,這種狀況不利于調動群眾投資林業的積極性。二是林業市場體制不完善。現在只有以木料等為主的林產品市場,而沒有建立林業生態市場。使林業的生態產品如生產的氧氣、吸收的二氧化碳,對環境(如水)的調節、凈化以及防洪抗旱效益沒有形成消費市場。使生產者生產的生態產品被不合理的無償占有和使用,生產者無任何收益和回報。這種不合理、不科學的局面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后果,這無形中給林農一個信息,保護林木,活立木所產生的生態產品沒有效益,而只有大量砍伐林木,通過賣木料才能收益,這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是十分不利的。要解決以上兩方面的問題,當務之急,就是適時啟動科學合理、公平有序的林業生態產品市場,并建立綠色銀行。
2落實林業科學發展觀的措施
2.1針對主要問題,科學制定林業發展政策
一是要改革林地林權的所有制形式。當前在搞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前提下,要逐步推進國有林的林權改革。以家庭個人承包為過渡,最終實現林權大戶承包和股份制改造,從而實現林業的現代化,并與國際林業接軌。二是要抓緊建立林業專業銀行,加強對林地、林木的資產評估。實現以林地、林權為抵押,通過對林地、林木資產定期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向林木、林地所有者發放貸款,縮短林業的見效周期,增強社會各界人士投資林業的積極性。三是及時建立林木、林地流轉市場,包括木料等林產品市場和林業生態市場,特別是生態市場,變生態消費品無償使用為有償使用,變政府投資為消費者投資,政府做好監管職能。要根據企事業單位生產,人民生活對生態產品如氧氣等的消耗量,進行科學地評估,對生態產品的生產者據其生產量,每年由政府將收集到的由生態產品消費者交納的使用資金兌付給生態產品生產者,從而確保林木活立木所有者能在短期內見到生態效益,這有利于調動人們保護森林資源的積極性,減少盜伐、濫伐現象的發生,從根本上解決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促進林業大發展。
2.2加強林業科研推廣力度,確保造林成效
國家應不斷加強林業科研投入,促進林業實用科技的推廣力度,確保林業科技知識深入到每一位林農當中去。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堅持育苗、造林、管護協調發展,做到栽一片成一片。采用先進的育苗技術,提高苗木質量;造林堅持按造林技術規程辦事,提高造林成活率;堅持做到一栽就管,一管到底,切實落實各項管護措施,真正提高造林保存率,確保造林成效;病蟲害防治與檢疫貫穿林木生長的整個過程,確保林木健康成長,提高林分質量。
2.3提高林業執法力度,為林業發展保駕護航
加強林業立法力度,堵塞林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漏洞。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增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護林,保障林業事業順利發展。
2.4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
以經濟為杠桿,以市場為準繩,協調好森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的關系。要在保持森林資源有一定增長的前提下,繼續實行有計劃的采伐,既要讓林業為社會建設生產出好的木材等林產品,也要讓林業的生態效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兩者要協調一致,做到青山長在,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