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林業科學論文
作者:楊勝蓮 余志金 單位: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 海南新綠神熱帶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前言
森林是海南的生命線,是海南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它涵養水源,貯碳釋氧,吸納粉塵,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美化環境,也是海南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的生態保障。在近五十年的發展中,海南林業已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林業科學技術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沙漠化造林技術研究、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和海防林研究、天保林研究、稀有瀕危植物遷地保護研究、生物組培技術研究等均獲得重要的技術成果,為海南林業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文獻資料是科學發展的重要特征指標,可以間接反映出科學研究結果和科技發展的軌跡。為了系統、準確地了解海南林業科學技術發展軌跡和最新研究進展,本文以海南林業科學技術為研究對象,以文獻資料作為參考點,采用文獻查詢與專家咨詢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查閱關于海南林業科學技術方面的文章,內容包括海南森林培育技術研究、海南林木遺傳育種技術研究、海南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森林經營管理研究、海南林業信息技術研究、海南森林生態研究和海南林產工業及化工技術研究七大類。通過深入的研究和詳細的分析,探討海南林業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全面、系統的掌握海南林業的發展軌跡。
2海南主要林業科學技術文獻檢索結果
2.1文獻整體情況和年度分布規律
以《熱帶林業》和《熱帶林業科技》期刊雜志為主要參考點,查閱在1962年~2006年期間,發表的海南主要林業科學技術文獻,結合中國知網數據庫,以“海南林業科技”和“林業科技發展”為主題,進行系統檢索,經統計,共計2000余篇文章。由于年限較長,因而,以10年為一個發展階段,把文獻劃分為5個發展階段。詳見文獻數量階段分布圖1。
2.2文獻類型
針對文獻資料的論述方式,分為綜述類文章、技術類文獻、調查報告類文獻、發展戰略類四種類型。2.3學科分布特點根據林業學科的基本分類和文獻資料研究主題,將收集的文獻分類為: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研究、森林生態學研究、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森林經營管理、林業信息技術研究、林業建設、森林資源、園林綠化、林業信息技術、森林防火、自然保護及其它研究等12類。
3海南林業科學技術研究進展情況分析
3.1分布情況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海南林業科學技術文獻資料數量的變化:1970~1979年期間,科技文獻數量最少;1980~1989年和2000~2006年兩個階段發表的文獻量最多。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時代特征和海南林業建設方向。20世紀60年代,開荒耕種,引種栽培,建設海南的熱潮涌起;20世紀70年代,由于社會的動蕩,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科學生產和林業研究也受到嚴重阻滯;自1980年開始,國家非常重視海南的林業建設,提出“保護、恢復和發展并重”的林業建設方針,科技人員備受鼓舞,重新投入生產建設中,林業科學技術研究工作開始得到重視,同時林業科學研究文獻數量明顯增多;隨著林業建設的恢復和發展,20世紀90年代,海南省人大一屆三次會議通過了《海南森林保護管理條例》,禁止采伐熱帶天然林,海南林業進入轉型摸索階段,開展封山育林和植樹造林,重視實際工作,但是科技論文的編寫仍沒得到重視;從2000年開始,林業建設進入跨越發展階段,對林業科學技術需求不斷增強,鼓勵科技創新。同時,由于對職稱評定工作的重視,科技人員撰寫科技論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總體上看,海南省林業科學技術研究文獻量呈上升趨勢。
3.2文獻類型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海南省林業文章以綜述類居多,占總文獻量的56.8%;技術總結性文獻居第二,約占總文獻量的37.4%;調查報告類文章占4.8%;發展戰略類文獻占1%。技術報告類和調查報告類文獻一共才占總文獻量的42.2%,與綜述類文章相差較多,表明海南省林業技術類研究及成果偏少。
3.3文獻分類結構分析
表2顯示,我省林業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森林培育研究,占總文獻量的22.47%。共涉及如柚木、黃桐、降香黃檀、黃膽、海南龍血樹、洋椿樹、棕櫚藤、竹子等海南鄉土樹種的栽培技術、育苗技術、生物學特性研究,以及松樹、桉樹、馬占相思等樹種的營林技術研究。這與我省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用材林、建立鄉土樹種基地的林業發展方向密切相關。林木遺傳育種技術研究占總文獻量的10.65%。說明林木良種繁育研究得到重視,內容包括林木生物技術、林木常規育種、種源收集等,這與當前林業的發展方向是相適應的。森林生態學文章占總文獻量的10.24%,包括森林生態系統理論研究、人工林生態系統研究、森林破壞給森林生態系統帶來的后果、熱帶原始林保護示范研究等等,此類研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海南林產工業及化工類文章占文獻總量的9.59%,數量頗多,說明海南較為重視林產工業及化工方面的研究和發展。森林經營管理類文章占總文獻量的5.0%,內容以森林可持續發展、分類經營、森林資源為主。園林建設方面的文章逐漸增多,占總文獻量的1.82%,這與城市園林建設、城市森林化、城鄉一體化建設緊密相關,促進了該學科的研究進程。林業經濟管理類文獻占0.53%,說明海南對此項研究偏少。林業政策類文章僅占總文獻量的0.12%,數量最少。
4結論
通過海南林業科學技術進展分析,結果表明:(1)海南重視林木育種工作。但是科技含量較低。在林木生物技術方面,雖然該類文章相比較多,但深度和廣度不夠,許多樹種的研究尚未開始。(2)森林培育技術研究得到較快發展。尤其在造林模式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并取得較好效果。(3)海南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深度不夠,尤其對森林昆蟲區系、害蟲生物學、生態學及其經濟意義方面的研究很少,資料也缺乏。(4)在森林經營管理研究方面,海南先后得到ITTO(國際熱帶木材組織)、GTZ(德國技術合作公司)等國際組織的資助,使森林得到有效恢復和前所未有的發展。(5)在海南林業信息技術研究方面,海南省森林資源衛星遙感信息系統、森林公安指揮中心、森林火災監測系統、森林病蟲害監測系統、信息局域網絡、林業視頻會議系統、科技信息網等林業高科技網絡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還有農業科技服務“110”這一新型服務體系,海南林業信息技術研究還是比較領先的。(6)海南森林生態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5討論
雖然海南省林業科學技術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總體水平同國內發達省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制約著林業技術創新和發展,也制約著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表現在:(1)林木遺傳育種研究明顯滯后,尤其細胞、分子遺傳學研究薄弱,明顯落后于國內外許多城市。對種源的收集偏少,對已收集資源的保存、研究、開發和利用不夠;(2)鄉土樹種遺傳改良工作停滯不前。不少重要鄉土珍貴樹種的育種以及規模繁殖技術仍處于較低的水平,新品種數量少,研究手段落后,新品種的選育研究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和連續性,難以滿足林業工程建設的需要。(3)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強。(4)林業科學技術研究與現代林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表現在生產管理水平低,經營粗放,普遍存在只抓生產不顧技術研究的現象。(5)林業生產方式和設備陳舊落后,對林業先進機械運用較少,基礎條件落后,還停留在原始的工具,如森林清查角規、測樹儀等仍是森林清查的主要工具;勞動力老化,沒有活力。(6)由于林業發展具有長期性、艱難性、復雜性、地域性等特征,收入和產出的不協調,造成了科技人員浮躁,無法安心科學研究。同時,高層次的林業科技人才匱乏,尤其是國內外學術界較有影響的拔尖人才少,科技資源配置與優化程度低,創新能力低,嚴重制約了林業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7)林業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少,而且已有的成果也無法及時推廣,嚴重制約了林業的建設。林業科學技術推廣體制的不健全,基層林業部門科技力量薄弱,致使林業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率極低,也是阻礙當前海南省經濟的提高和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8)科技經費投入不足,致使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投入較低,研究手段落后,嚴重制約了林業科技產業的發展和林業科學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9)海南林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明顯落后于海南農業科技的研究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