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基礎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陶再平 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指出,高職院校要“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要強化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由此可見,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在人才培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設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職業素質養成為根本任務,融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科技服務四位一體的實訓基地,已經成為各高職院校積極探索的目標。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及專業群獲得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實訓基地,同年,學院又被教育部和財政部批準為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建設院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級專業群以此為契機,圍繞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一中心,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本文以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實訓基地建設為例,探討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問題。
一、建設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崗位適應能力。實訓基地建設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實現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條件,在建設中要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最終目標,注重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在方案設計和建設時,要堅持教學、實訓、技能鑒定和社會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建設理念。基地建設還要盡可能將教育要素、訓練要素、職業要素和企業要素有機融合,努力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氛圍,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實訓基地建設還要與課程改革和實踐教學改革緊密結合,與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改革相適應。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在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始終圍繞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培養這一目標。通過實訓基地建設不斷改善專業的實驗實訓條件,提高教學改革水平、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并帶動工學結合教材建設,保持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及專業群的良性發展。
二、建設原則
(一)先進性原則
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在方案設計和具體的設施設備選用時,非常注重方案與設備的先進性,盡可能體現主流的新技術、新工藝。針對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和計算機產品更新快的特點,在堅持先進性原則的同時,還要統籌考慮成本效益均衡的原則,最大可能地保證教學改革的需要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有機平衡。
(二)整體性原則
實訓基地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最終是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服務的,它是實現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有力支撐,也是開展技能鑒定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平臺。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將方案設計、設備配置、實訓項目開發、職業環境營造、配套制度建設等各個方面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各方面要相互協調、同時建設。
(三)職業性原則
從技術方案、設備配置、布局設計和基地管理等各方面都要盡可能貼近生產實際,讓學生在比較接近未來就業崗位的真實環境中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如在實訓基地的軟件開發實訓室設計時,學院就與合作企業共同開發符合教學要求的軟件開發流程和設計文檔規范,并以此要求學生,讓學生能清楚了解軟件開發企業的項目開發實際情況。
(四)服務性原則
實訓基地建設還要在滿足學生課程教學、完成實訓項目任務的同時,不斷強化基地的服務功能。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及專業群以基地為依托,對內積極開展針對學生和社會人員的技能鑒定和認證服務,對外則通過組建項目開發團隊,開展技術服務和軟件開發等社會服務工作。在服務中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提高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益。
三、建設內容
(一)基地功能設計
為了滿足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及專業群建設和改革的需要,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與軟件實訓基地共分為4個實訓室,分別為微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軟件開發技術實訓室、信息安全技術實訓室、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室等。每個實訓室100平方米,能滿足50名學生同時進行實訓,同時,容納200名學生的實訓基地。其中微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主要是滿足學生計算機硬件組裝、計算機系統軟件及應用軟件安裝、計算機系統優化和安全防范、計算機外圍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等生產性實訓的需要;軟件開發技術實訓室主要滿足學生應用軟件開發、數據庫程序設計、網頁設計制作、網站建設、平面圖形設計、多媒體制作等生產性實訓的需要;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室主要滿足學生實現網絡綜合布線工程、Windows組網及管理、服務器配置與維護、網絡優化及系統安全等生產性實訓的需要;信息安全技術實訓室主要滿足學生網絡方案設計、交換機配置;路由器配置;防火墻配置;服務器配置等中大型網絡組建與管理的生產性實訓的需要,信息安全技術實訓室配備了先進的Cisco網絡設備和中軟吉大安全管理系統,依托思考網絡學院的強大后盾,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實訓基地除了滿足常規項目課程教學和實訓需要之外,在設計和建設時還考慮了職業資格認證的需要。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實訓基地可開展多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服務工作,如勞動部頒發的中級、高級網絡管理員、程序員等職業資格認證;信息產業部頒發的網頁設計師、多媒體制作員資格認證;趨勢科技頒發的網絡安全工程師資格認證;思科公司頒發的CCNA、CCNP職業資格認證等,從而為課證融合教學改革和學生的技能鑒定提供服務。另外,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及專業群還積極組建學生創新團隊,以學科競賽為載體,開展各類學生創新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浙江省大學生挑戰杯競賽、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大賽、浙江省大學生ACM程序設計大賽和網絡大賽等各類賽事,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以賽促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及專業群還依托實訓基地,積極拓展市場對外提供培訓支持服務。另外,積極鼓勵教師設立個人工作室,或者與企業合作,共同對外提供軟件產品開發和提術支持等各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