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應用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劉國成 王金蘭 單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在高職院校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開設由來已久。隨著我國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近年來卻一再出現了一方面IT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另一方面眾多的畢業生卻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1]的矛盾現象,進而造成了這幾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招生呈現明顯下滑態勢。對市場調研顯示,與早期相比,企業對計算機類人才的要求發生了變化,崗位核心技能、行業通用技能和職業專門技能已成為用人單位的準入門檻,而目前大多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綜合素質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尤其是項目實踐能力。雖然近年來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注重技能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并積極聯系企業,主動為學生找就業門路,但是收效仍然強差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這個重要的因素所造成的。本文從生源和專業教學的角度出發,針對普高類生源的學習特點提出了改革思路與方法,并以提高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自身的崗位實踐技能為目標,進行了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一、普高類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的特點解析
(一)傳統學習模式根深蒂固
高職計算機類專業,培養的是計算機工程技能型人才,需要學生要有主動參與和探索的精神和意識,而普高類學生由于長時間備戰高考,習慣于填鴨式教育、被動式學習的傳統學習模式,缺乏主動探索精神。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一條工程對象實例的主線來貫穿整個課程的知識和技能,由于學生和教師之間對對象實例的理解差異,常常造成學生對部分內容理解了,可是對整個內容無法形成一條知識鏈,各部分知識之間無法達到最佳銜接,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雖然教師在備課和授課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可是學生接受起來還是普遍感覺吃力,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二)理論和實踐脫節
學生到企業工作和實踐少,缺乏對實際工作崗位和對象的認識,對教學內容和實際的應用難以結合在一起,尤其體現在理論和實踐沒有真正形成統一理解,僅僅是在實訓中簡單地印證部分理論知識,缺乏技能融合和思維拓展。
(三)普高類學生的認知局限
高職普高類學生普遍缺乏對行業企業對象的背景認識,不理解崗位技能實踐的意義和重要性,不能有機、系統地接受知識。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的教學,大多涉及具體的工程項目或案例,學生普遍感覺課程難學,對知識和技能的把握缺乏針對性。除上述的學習特點外,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基礎理論知識比較薄弱,自學能力較差,缺乏適當的學習方法,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理念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理念往往注重知識點講解,在課堂教學中集中表現為提問、復習、引入、講授、討論、總結、作業布置等固定流程,雖然近年來引入項目教學,但是教學過程仍以知識為中心,教師為主體,教學內容緊緊圍繞教材,教學互動僅僅限于師生之間的問答,理論和實踐分離,難以達到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對教師的考核,對學生的評價僅限于對知識點的考核,評價內容里基本沒有涉及整個教學環節是否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高職教育主要培養應用性、高技能人才[2]。高職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能力為目的,以滿足就業崗位需求為根本。以就業為導向改革與發展高職教育已逐步成為社會共識[3]。因此,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要轉變,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當更多地體現在技能訓練活動的組織和知識的運用上,對學生的考核應注重對職業基本素質及他們將來所從事的職業活動相適應的技能水平。對教學過程的評價主要是看學生能從所引導的教學活動中學到多少有用的技能和相應的職業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識。本文通過教學探索后發現,在專業技術學習方面,高職普高類學生普遍參與意識強,對于技能的訓練非常感興趣,只是缺乏對實際工作崗位和對象的認識。這表明只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使他們接受正確的知識引導和技能訓練。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理念上和教學實施中進行了3項轉變,一是堅持引企入校,根據企業用人崗位要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強化校內項目實踐,實現工學結合;三是以教師教學活動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知識學習及技能訓練為中心,制定教學內容與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三、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一)堅持引企入校,改革并實施933分方向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專業現狀及發展定位,堅持引企入校。如對專業中的軟件方向,引入了賽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東方標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對專業中的數字家庭方向則選擇與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中的企業合作。與合作企業一起針對崗位目標和職業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施“933分方向人才培養模式”并簽訂訂單式合作協議。該模式具有“基本能力九個一,專項技能分方向,人才培養三階段,資源平臺三方建”的特點。其中,基本能力九個一,指的是以9個IT基本技能項目為教學主線,完成專業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求學生從入學開始至畢業前必須完成:組裝一臺創意電腦、組建一個辦公室局域網、制作一個小型企業網站、設計一個在線商城數據庫、編寫一個小型Web系統、搶救恢復一個硬盤的存儲數據、開發一件IT代表作、參與一個企業IT項目開發、走進一家IT公司崗位實踐;專項技能分方向,指的是以IT專項技能為訓練重點,在基本技能基礎上,針對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現狀以及學生個體學習的差異,通過生產性項目的開發,分方向培養學生的職業專項技能;人才培養三階段,指的是專業能力培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職業基礎能力學習積累階段、職業核心技能分方向強化實訓階段、職業崗位技能準就業實習階段,以三階段遞進培養人才,按4+1+1進程安排,即第一至第四學期注重培養學生職業基本能力,第五學期分方向強化培養職業核心技能,第六學期根據合作企業的需求,安排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資源平臺三方建,指的是以學校、企業、社會機構三方作為人才培養平臺,整合學校的教學資源、企業的就業資源、社會機構的培訓模式,發揮高職學歷教育與企業培訓的優勢,將企業培訓模式與高職教育教學理念相融合,充分利用企業技術優勢與項目資源,實施“按專業方向、集中式模塊教學、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的教學改革,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教材建設、考核方式、職業資格鑒定到就業與企業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