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課程改革論文
本文作者:鄭明遠 單位:南海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2002年教育部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提出,高等學校體育理論課應用多種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擴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為總目標。為此,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應有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教學內容和方法,以適應課程改革的方向與步伐。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現代化的教學形式已逐步進入各高校。以體育欣賞為主的體育理論課形式成為了新寵,它擺脫了以往體育理論課純抽象理論教學的局限性,通過對體育運動競賽、體育運動作品的欣賞,豐富了體育理論課的趣味性,擴大了學生的體育視野,陶冶了學生的運動情操。體育欣賞是指觀賞者這一主體對體育運動的具體形象這一客觀存在進行的一種審美活動。體育欣賞教學是通過體育欣賞這種形式將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具有欣賞體育內在魅力和體育運動所表現出來的特有的精神文化的能力,使欣賞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的一種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1、體育欣賞的內容
高校大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欣賞、分析能力,男女學生的興趣趨向也有所不同。男生多數喜歡競技體育,女生多數喜歡表演娛樂等休閑體育。因此,在體育欣賞課的內容安排上,教師應該淡化欣賞項目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往體育文化的角度來欣賞體育比賽,其中包括:
1.1對運動中人的身體素質的欣賞。體育中的美,主要是從人體的健康美上表現出來,它在運動過程中的表現,通過鍛煉而凝聚為健康美。所以,首先要會欣賞體育運動中的身體美、力量美、柔韌美、協調美等。
1.2對運動中技術、戰術的欣賞。無論什么比賽項目,技術和戰術是構成的核心,也是體育欣賞的主體。如籃球比賽的傳切配合和嫻熟的運球過人動作、足球中的踢墻式二過一、凌空抽射等,無不給人以美的感受。
1.3對運動中比賽作風和道德品質的欣賞。體育運動當中不僅有強健的體魄和完美的技、戰術,而且還有道德品質、思想作風和精神面貌的全面展示。[1]
2、體育欣賞課在體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
為適應高校教育形勢的發展,在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的前提下積極對原有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改革,通過多年努力逐步探索出一條以“從建立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出發,實現教學與科研、課內與課外、普及與提高、群體與競賽四方面相結合,以一體化的組織形式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向立體化發展”為總體思想的體育教學改革之路。[2]
2.1體育欣賞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進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始動力。一旦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就會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提高鍛煉的效果的同時,也間接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質量。體育欣賞能力的高低,能夠影響學生對體育美的感受能力。而這種感受美的能力又能促使學生去追求美的需求。當這種需求進一步加強就能逐漸演變成運動的愿望,從而成為進行運動鍛煉的動機。興趣與動機的合理結合,激發學生參加運動鍛煉的目的也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學生參與鍛煉次數的增加,對運動項目的深入了解,以及感受到運動鍛煉的樂趣,使自身的情感和體育的感情直接溝通,從而促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鍛煉,形成一種定型的良性循環,逐步養成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
2.2體育欣賞課的存在有利于改革后體育課程的開展。2002年《綱要》的頒布,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進程。《綱要》頒布至今,我國高校進行多種形式的體育課程改革,在改革經歷了將近10年的時間里,多數研究者發現現階段體育課程還有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課程內容與形式單一、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場地器材的缺乏等。然而,體育欣賞課的出現,對課程改革中棘手的問題,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在體育常規教學有許多技術動作是不方便做示范的,只能依靠抽象的語言來描述。這使學生在技術動作的學習中變得無所適從。通過多媒體教學,對該動作的相關視頻進行欣賞與學習,讓學生直觀清楚地了解動作的技術要領,將抽象知識形象化。
不僅提高了實踐課的授課質量,也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體育事業的發展,大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項目越來越了解,對體育知識的接觸渠道越來越多。由于工作的繁忙與生活的壓力,多數高校體育教師沒有及時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現階段,教師的知識水平還停留在比較落后和薄弱的層面。通過開展體育欣賞課,高校體育教師可以緊隨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知識,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質。隨著體育欣賞課的不斷完善和開展,它在高校的體育課程中占據一定的比例。這樣,能夠很好的起到分流學生數量的作用。實踐課與欣賞課同時進行,一部分學生完成實踐課的內容,一部分學生完成欣賞課的內容。不僅解決了場地器材不足的難題,也可以減輕師資力量的薄弱問題。
2.3體育欣賞課的完善與體育課程改革中注重素質教育的方向高度一致。進入新世紀我國教育體制由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改革,體育欣賞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對啟發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以及樹立高度的道德責任感等,均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3]借助體育欣賞內容可以引發情感活動,在學生的審美心理和道德心理架起一座橋梁,從而使審美情感成為完善學生道德心理的一種動力。使學生自主地接受正確的道德觀和世界觀。[4]
3、結論
體育欣賞課作為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一種嶄新形式,是與當前提出的體育教學改革方針相一致的。它的出現不僅能緩解體育教學改革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且對高校大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和提高自身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欣賞教育應貫穿著大學體育教學的每一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而促進終身體育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