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檢驗論文
作者:宋增勤 單位:吳堡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的提升,政府對衛生經費的投入已經大幅度增加,到2006年時,國家投入的整個衛生經費為1778.9億元,這一數據約是1980年51.9億元的34倍多。我國的衛生檢驗費用是包含在整個衛生經費之中的,隨著衛生經費的大幅度提升,衛生檢驗的費用也大幅度提升。截止到2008年末,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縣域的衛生檢驗機構全覆蓋,整個衛生檢驗行業的從業人員大概有10萬人左右。
1基層衛生檢驗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財政費用支持,衛生檢驗工作職能有待加強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我國各級衛生機構都屬于公共財政部門,都會獲得財政資金的支持。但是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衛生檢驗機構從財政全撥款機構轉變為“國家財政投入和提供有償服務”的機構。全國地方財政中縣一級財政大部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撥付給衛生檢驗機構這類有收費能力的機構的經費會相應降低,各級基層衛生檢驗機構就必須為了生存而改變自身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有償收費項目,盡量降低一些無償的疾病預防工作[1]。整個衛生檢驗機構的工作重心出現偏差,雖然提高了有償服務工作的比例,使得整個衛生檢驗機構的生存危機得到了緩解,但社會上的反對意見也日益增多,不利于衛生檢驗機構的長遠發展。
1.2人員結構不合理,總體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基層衛生檢驗機構往往地處縣城地區,從業人員的待遇不高;再加上近幾年我國醫療機構處于大發展階段,大中城市對于醫療衛生人員的需求加大,為了競爭人才,大中城市的醫療機構往往給出的待遇條件高,使得很多醫療衛生人員流入大中城市醫院;醫學院的畢業生選擇就業時,都不愿意從事衛生檢驗工作,所以衛生檢驗機構不能招收到高素質的人才[2]。上述原因導致在我國衛生檢驗行業,特別是處于基層的衛生檢驗機構往往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這就造成了基層衛生檢驗機構中,人員年齡結構出現“老的老,小的小”這種兩極化現象。全國縣及縣以下的衛生檢驗機構有1/3能維持運轉,1/3處于半停滯狀態,還有1/3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1.3設備不足,工作條件有待改善最近幾年,國家雖然加大了對于基層衛生檢驗機構的投資力度,也投入了一些資金去購買相應的設備,但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基層單位較多,不能有效地在短期內滿足全部基層機構對于設備更新的需求。很多基層衛生檢驗機構仍然在使用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的設備,由于設備的老化,很多衛生檢驗項目不能進行,特別是在應對一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難以應對[3]。還有很多衛生檢驗機構的辦公條件差,辦公房都處于危房狀態,使得從業人員的工作情緒不穩定,也很難安心進行業務的學習和提高。
1.4整體管理不到位,需要加強現階段衛生檢驗工作已經逐步納入疾控中心的工作中,新的疾控中心管理體制仍然處于摸索和整合中。舊的管理模式沒有完全放棄,新的管理模式仍在建立,各級疾控管理機構仍處于磨合階段,難免會出現行政機構臃腫、專業人員不足、整體機構辦事效率低下的情況,這些都需要整個管理體制的加強[4]。
2改善基層衛生檢驗工作的相關建議
2.1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重視疾病預防工作整個衛生檢驗和疾控工作已經成為社會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話題。“非典”“、禽流感”和“甲流”等重大傳染性疾病事件,讓大家感覺到現代社會中,人員流動頻繁,無形中加大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整個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各地基層政府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加大對本區域的衛生檢驗和疾控工作力度,采用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建立一個有效的、能夠促進地區的衛生疾控工作長遠發展的補償機制,讓基層衛生檢驗機構再回歸疾病防控主業。
2.2提高從業人員待遇,加大整體業務培訓力度要想使得衛生檢驗工作效果提高,必須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想使得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就要提高從業人員的待遇。這樣才能保證人員的穩定,留得住人才,從而保障基層衛生檢驗工作的順利開展及水平提高。
2.3加大設備的購置,提高檢驗機構建設力度要提高整個衛生檢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必須要增加檢驗設備。隨著現代疾控工作的發展,高效、快速已經成為很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檢驗要求,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突發事件的風險,而基層機構的設備缺乏已經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短板。各級地方政府和疾控機構應該采取多種措施購置相關設備,并且加大檢驗機構的建設力度來提高工作條件。
2.4完善衛生檢驗的管理體制衛生檢驗機構的工作大部分屬于公益性的,是不能進行收費的。但現在如果將衛生檢驗機構劃歸為事業性單位管理,必然要求這些機構要進行創收活動,這樣就會弱化整個疾控工作的力度[5]?,F在大部分疾病控制工作是很難進行收費化經營的,整個衛生檢驗和疾控工作人員應該納入“技術性公務員”管理,這樣才能有效地發揮衛生檢驗工作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