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檢驗論文
作者:白群華 賈燕 肖虹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衛生檢驗專業是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個相對年輕的專業。隨著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社會對衛生檢驗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衛生檢驗做為一門實驗主導型學科,其教學有很強的操作性和技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1]。開放性實驗有著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優點,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好的作用[2-3]。衛生檢驗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在掌握專業相關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具有一定的技術應用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科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也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學術輕技能的傾向,忽視了強調技術應用能力、獨立工作能力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難以滿足社會對衛檢專業人才的需求[4]。基于這種現狀,根據現有的實驗教學條件,研究者在衛生檢驗專業的《生物材料檢驗》、《水質理化檢驗》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中探索引入條件開放性實驗,初步建立了進行條件開放性實驗的實施辦法和結果評價方法,獲得了較滿意的研究結果。
1條件開放性實驗的含義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在課堂內外、實驗室皆可進行的實驗稱為“開放性實驗”。與傳統實驗教學模式不同的是,這種教育模式的一個主要目標在于讓學生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開放性實驗教學可以是問題開放、方法開放、條件開放等[4]。條件開放性實驗(Conditional-opening-experiment,COE)是指教師指定實驗題目并提供與實驗相關的基本條件,由學生自行完成的實驗[5]。
2實施COE的可行性
衛生檢驗專業的學生,在經歷了從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基礎課到水質理化檢驗、空氣理化檢驗等專業課的一系列理論和實驗教學的學習后,已基本具備了進行COE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基礎,學院教學實驗室具備實施COE所需的場所、試劑和儀器設備,實驗室技術人員和專業任課教師具備指導COE的能力。
3COE的實施程序
學期初進行一次關于COE的課堂講授,明確本學期COE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本著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的原則,由學生自行選擇實驗內容并分組,每組約4~6人。根據所選擇的實驗內容,學生進行實驗前預習。與實驗室預約時間,在任課教師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配制全班正式實驗時所需的各種試劑、準備實驗需要的儀器設備、進行預試驗等。正式實驗:實驗操作、收集數據、分析整理實驗結果。實驗后,學生撰寫詳細的實驗報告和心得體會、填寫實驗前后調查表等。老師總結經驗教訓,評價教學效果。
4對COE的效果評價對于在實驗教學中引入開放性實驗,研究者采用了兩種效果評價辦法:實驗后心得體會和實驗前后調查。
4.1實驗后心得
2003級衛生檢驗專業的學生共計28人自愿參加了COE。在實驗完成后,要求每位學生撰寫一份心得體會,著重比較他們在COE和傳統實驗中的不同感受,最后得到有效心得體會23份。通過歸納分析心得體會,研究者對COE的效果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整理學生的心得體會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①不少學生認為COE更貼近實際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②學生認為在COE中老師能更有針對性地發現他們在操作中的問題,及時規范了實驗操作技術,增強了實際操作水平和動手能力。③通過全程參與實驗的前期準備和結束后整理工作,增強了對學生全局意識的培養。④一個COE一般是4~6人共同合作完成一個實驗的全過程,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精神。⑤在COE中由4~6名學生負責試劑配制、儀器調試等實驗前準備工作,工作結果將直接影響全班實驗課的成功與否,增強了學生對實驗的責任心和集體感。⑥通過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分析與討論,學生認識到自己在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上的不足,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⑦通過參與實驗結束后的清理工作,學生體會到了實驗室技術人員的辛苦,使他們更加珍惜技術人員的勞動成果,同時更加嚴格要求自己。⑧任課教師和技術人員在實驗過程中的辛苦工作,增強了師生間的相互理解和溝通,也進一步促進了師生間的和諧關系。
4.2實驗前、后調查表
在2003級的基礎上,研究者設計了“開放性實驗”實驗前和實驗后調查表,調查表的主要形式為單選題和多選題。要求2004級衛生檢驗專業參與開放性實驗的學生在實驗前后各填寫一份調查表,共獲得有效實驗前調查表50份、實驗后調查表36份。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實驗前,學生對開放性實驗的認識較少,都意識到開放性實驗可以培養多方面能力,絕大多數學生表示愿意參加開放性實驗。實驗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有必要或非常必要開設開放性實驗,學生都認為實驗后有收獲,它能從實際動手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對開放性實驗的改進意見上,多數學生認為應增加實驗內容或增加課時。
5COE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改進措施
5.1COE本身的局限性
COE屬于半開放實驗,它僅開放了實驗條件,雖然有難度小、易實施等優點,但由于沒有開放實驗選題和實驗方案確定,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較問題、方法開放性實驗要差些。但問題開放實驗和方法開放性實驗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不可能在大多數學生中同時內實行,這就造成了類似“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矛盾,同時也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困惑,留待將來進一步深入研究。
5.2對帶習教師和技術人員的要求
參與開放性實驗的帶習教師和技術人員,應在實驗室管理、實驗操作技術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在實驗前應明確開放性實驗與傳統實驗教學的差異并進行相應的培訓[6],才能在實驗中引導學生規范操作、及時發現問題、指導學生改正錯誤并對實驗結果給予恰當的評價。
5.3培養單位對實驗教學中開設開放性實驗的態度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因開放性實驗對實驗條件和參與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與傳統實驗相比,它無形中增加了任課教師和技術人員的工作壓力。因此培養單位應對開設開放性實驗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使之從教學研究逐步變成常規工作,才能積極推動開放性實驗在教學中的發展。否則,它會長時間停留在研究階段或僅在小范圍內使用,就不能達到增強多數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總結對COE的初步研究結果,研究者認為:雖然目前學生對該類型實驗的認知較少,開設該實驗也還有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但它確實有許多優點,它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與人合作能力[7]、全局意識、責任心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培養[7],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動參與意識[8],促進師生間的和諧關系,這極大地堅定了教師對在實驗教學中引入開放性實驗的信心。不少學生在心得體會的最后都表示了對教師帶領他們進行開放性實驗的感謝,并表達了自己愿意繼續參加開放性實驗的希望,令教師們對實驗的效果和學生的成長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