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村衛生論文
作者:虞國良 姚?P 蔣春新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衛生局
2012年是“十二五”醫改啟動之年,農村衛生工作應在3年醫改已取得的成績基礎上,鞏固成果?,F就在“十二五”醫改中,如何做好農村衛生重點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工作水平提出有關建議。
13年醫改常州市農村衛生取得成績
1.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取得新發展2011年新農合參保187.02萬人,參保率100%,人均籌資達305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73.48%,基金結余率1.56%,最高支付限額8萬元以上。
1.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取得新提高項目經費從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標,健康檔案建檔率75%,一類疫苗接種率98%,高血壓、Ⅱ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規范化管理率均達95%,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管理率為99.72%、98.87%,老年人保健管理率96.72%,參與衛生監督協管1.86萬人次。
1.3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跨越建有鄉鎮衛生院62家、村衛生室472家,其中省示范鄉鎮衛生院8家,市示范鄉鎮衛生院41家,一體化管理率100%。全科醫師規范培訓學員187名,502名鄉村醫生通過中專學歷補償教育,城市醫院對口幫扶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新業務160項。
1.4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取得新成效2011年,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銷售基本藥物4.64億元,讓利幅度35%左右,門急診均次費用89元,同比下降14.57%。
1.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取得新進展共核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6948名編制,在崗人員100%簽訂聘用合同。建立效績工資制度,實行雙考核、雙掛鉤。
2當前面臨的新形勢
一是農村衛生工作受重視程度有新變化。市委市政府將提升衛生惠民服務水平,減輕看病就醫負擔列入2012年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2011年度全市衛生投入增幅達到33.48%,財政預算安排醫改資金98583萬元,較2010年增長24.68%。到2015年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將提高到360元以上[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將提高到60元以上。
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有新變化。初步建立了多渠道補償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2],實現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回歸公益性的目標?;鶎俞t療衛生機構經費來源由藥品收入、醫療衛生服務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方面轉變為醫療衛生服務收入和財政補助兩個方面,原來占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務收入70%左右的藥品收入來源完全被切斷。
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入機制有新變化。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政府負責其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經費、設備購置經費、人員經費和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對補償后出現的經常性收支差額由政府進行績效考核后給予補助。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歷史負債,由政府進行化解。對村衛生室的建設發展提供合理的資金支持。
四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配機制有新變化。正式實施績效工資??冃ЧべY總量是結合單位公益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績效考核結果等因素進行核定。對公益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績效考核優的單位,可適當增加績效工資總量;反之則相應核減績效工資總量。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制定本單位的內部考核制度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
五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模式有新變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影響群眾健康的主要問題。鄉鎮衛生院要根據防治任務的變化,切實轉變“重醫輕防、以醫養防”的觀念,堅持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并重,防治結合,分工合作的原則,合理配置和使用醫務人員,實現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緊密結合。要轉變原來坐堂行醫的服務模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一對一的單一服務為多對一的綜合服務。
32012年應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幾個重點
3.1繼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一是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建立籌資動態增長機制,逐步按照不低于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3%的比例確定籌資標準。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不低于340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標準不低于240元。
二是完善新農合補償方案。鄉鎮衛生院設定的住院報銷比例爭取提高到85%,縣級醫院力爭達到70%,適當提高最高支付限額。要加強轉診管理,嚴格轉診條件,縣外住院比例控制在15%以內,對正常轉診人員要實施保底補償。
三是開展支付方式改革。在鄉村衛生機構全面推進門診總額預付制改革。開展住院費用按病種付費與按床日付費等相結合的混合支付方式,做到機構和病種全覆蓋。
四是做好農村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規范實施提高農村兒童先心病、白血病醫療保障;全面實施終末期腎病等7種疾病醫療保障;新增肺癌等12類疾病,確保符合救治條件的人員全部納入保障范圍。
五是開展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報。認真執行《常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異地就醫即時結報補償辦法》,全面推進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報工作。確保參保人員異地即時結報率不低于90%。
六是加強基金規范化管理。新農合資金全部納入財政專戶,專款專用,不得用于公共衛生、醫療救助等參保人員醫藥費用補償以外的任何支出。嚴格執行基金年度審計制度和公示制度。
七是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全面開展新農合縣級業務系統信息數據標準化建設,更好地發揮信息化對規范新農合管理的支撐作用。加強村衛生室的信息化建設,年內爭取所有村衛生室實現即時結報。
3.2逐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3]
一是按計劃采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確定的年度采購計劃,確保在本采購周期內如期完成,逾期沒有完成的,順延至下一個采購周期,直至全部完成,并不得影響下一個采購周期采購計劃的申報。采購周期內采購計劃如不能滿足需求,可申請追加采購計劃。
二是按程序采購?;鶎俞t療衛生機構根據本單位申報的年度采購計劃和個性化的采購目錄,按月編報采購申請,遞交轄市區采購服務監管機構,匯總審核后形成網上采購訂單,發送給供貨企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督促供貨企業按照采購申請和配送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將藥品及時配送到位,同時做好藥品審核驗收,辦理入庫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