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視發展論文
作者:熊榮元 單位:文山學院
一、我國邊疆民族地區民語廣播電視發展現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中有55個少數民族,有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和124個自治縣,民族自治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64%。自20世紀20年代廣播傳入我國以來,從1932年國民黨中央臺開辦蒙語、藏語廣播,到2000年12月24日專門以5種少數民族語言進行廣播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8套節目開播,到目前的各地少數民族語言廣播電視蓬勃發展,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廣播電視已走過了70多年的歷程。目前民族自治地方有廣播電臺73座,節目套數441套,民族語言節目105個;電視臺90座,節目套數489套,民族語言節目100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地方電臺每天用21種少數民族語言播音。[1](P315)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廣西等省區級電視臺分別播放蒙古、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藏、壯等少數民族語言節目。民族地區州、市(縣)的臺站也用蒙古、維吾爾、藏、壯、朝鮮、哈薩克、柯爾克孜、傣等10余種民族語言及方言播放電視節目。1955年,云南人民廣播電臺西雙版納傣語、德宏傣語節目的開播,標志著民語廣播電視在云南大地興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文山、紅河、西雙版納、德宏、迪慶等州市均辦有民語廣播電視節目,涉及10個民族12種語言。[2](P122)
二、邊疆民族地區民語廣播電視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多樣性發展,廣播電視高新技術的日新月異,民語廣播電視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
(一)非主流媒體對少數民族群眾的核心價值觀造成較大影響
當前,非主流媒體的快速發展,不間斷地對受眾進行信息轟炸,給人們帶來了思想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非主流媒體對人民群眾核心價值觀的建立與形成,產生了不可低估的沖擊和影響。特別是國外的空中電波滲透長期存在,對邊疆民族群眾的核心價值觀造成較大影響。例如,與云南省相鄰的越南、老撾、泰國、菲律賓等國家長期辦有民語廣播電視,其中馬尼拉“福音”苗語廣播電臺的“王主”邪教廣播對我邊境少數民族危害極大。除此之外,美國威斯康星州、明尼蘇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均開辦有苗語廣播電臺,通過互聯網傳播滲透,對民族團結的危害不容忽視。
(二)基礎設施滯后成為民語廣播電視發展的“瓶頸”
民語廣播電視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云南作為少數民族眾多的邊疆省份,地形地貌復雜,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民語廣播電視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信息量小和節目結構單一導致民語廣播
電視不能滿足受眾精神文化需求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得到較快發展,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興起,民語廣播電視新聞來源較少、欄目單一、形式呆板、重播率較高,與少數民族群眾的需求有較大差距,地方民語廣播電視發展受到較大沖擊。
(四)人才匱乏使民語廣播電視缺乏內在動力
當前,從事民族語節目的工作人員多數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和專業能力相對較低,而年輕的少數民族工作人員大多不愿從事民族語廣播電視工作。少數民族地區民語廣播電視發展面臨人才匱乏的局面,尤其是地、縣一級廣播電視單位,相關專業人才嚴重不足,與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的民語廣播電視特殊人才需要不相適應,很大程度地制約和限制了民語廣播電視事業的健康發展。[3]
三、發展邊疆民族地區民語廣播電視的對策建議
如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不斷改革創新,加快民語廣播電視快速健康發展,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一)牢牢把握新時期民語廣播電視發展的方向
一是旗幟鮮明地堅持黨性原則。無產階級政黨的黨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也是我國廣播電視工作的基本原則。民語廣播電視同其他傳播媒介一樣,都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這種獨特的重要地位要求民語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必須堅持無產階級的黨性原則,對此不允許有絲毫的懷疑和曲解。堅持黨性原則要求民語廣播電視必須做到:第一,在政治上時刻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民語廣播電視機構必須無條件地服從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領導,自覺地遵守和積極宣傳黨的綱領,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及各級黨委、政府的決議。宣傳內容要緊緊圍繞黨的任務和宣傳方針。在日常宣傳和對
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是非問題的宣傳報道中,必須自覺地捍衛黨的利益,鮮明地站在黨的立場觀點一邊,不允許傳播任何違背黨綱、黨章以及黨和政府主張的內容,更不允許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播媒介那樣,為了小集團的利益在宣傳上各行其是,并與黨的主張唱反調。第二,在宣傳上堅持政治傾向性與真實性的統一。強調新聞宣傳的政治傾向性,是任何階級的傳播媒介的共同要求。意識形態領域,無產階級思想不去占領,資產階級思想就必然去占領。無產階級政黨的輿論工具從不諱言自己的政治觀點,其政治傾向性是建立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建立在對客觀事物科學認識的基礎上的,是符合社會實際情況的,因而這種傾向性是與真實性相統一的,是富于生命力的。第三,嚴格遵守宣傳紀律。民語廣播電視機構都是黨領導下的思想宣傳部門,宣傳工作必須置于各級黨委的直接領導之下。黨管宣傳要貫徹到整個宣傳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廣播電臺、電視臺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宣傳方針,從宣傳計劃的制定到每一項宣傳活動、每一個節目安排,都要嚴格按照黨的宣傳部署進行。要從維護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不允許出現宣傳上的“雜音”。
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民語廣播電視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到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4](P78)民語廣播電視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1•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民語廣播電視要“以宣傳為中心”,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經濟效益服從于社會效益。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時,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經濟效益,力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2•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的關系。要自覺地將民語廣播電視工作放到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來考慮,加強各種資源整合和力量聯合,促進民語廣播電視全面、協調、快速、共同發展。3•處理好漢語廣播電視與民語廣播電視的關系,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4•處理好民語廣播電視與民語報刊雜志發行、民語影像制品制作、民語網站建設之間的關系,構建高層次、寬領域、多形式的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繁榮、民族團結進步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