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幼兒教學論文
本文作者:龔 科 單位:睢寧縣邱集小學
一、巧設電視欄目,笑聲中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
孩子們的自律能力差,表現為常以“自我為中心”,好勝心強,不管做什么都想第一個干,在活動時,他們爭著做,搶著做,卻什么也做不好,玩不好。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設立了“好孩子廣場”欄目:先從網上下載了動畫片《猴子過橋》:一座橋只能容一人走過,而小猴子們都想爭著第一個過橋,在你推我擠中,有的猴子掉下了河,有的被擠哭了。這時老猴子說:“你們這樣誰也過不了河,不如排隊吧!”于是在老猴子的指揮下小猴子們一個跟著一個后面走,很快地就安全過了河,吃上了香甜的桃子。看過動畫片之后,我們就組織孩子們看電視(我們將校園內的監測系統用VGA轉換器與電視機相連),找出活動中表現最好的孩子,并保留視頻在“好孩子廣場”欄目。每周五播放,經常表揚表現好的孩子。幼兒在觀看的同時還會得到啟發、產生聯想并獲得移情訓練。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爭搶減少了很多,如:爭玩滑梯,爭看圖書,爭玩玩具等。也都知道爭搶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危險,而且大家都會不快樂。從此,孩子們的爭搶現象少了,偶然有之,只要老師喊一聲“小猴子掉下河了”,他們就會調皮的一笑,自覺地約束自己。這樣,既調節了幼兒一周的活動,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笑聲中懂得了許多道理。
二、巧讓幼兒參與,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制能力
小小的一塊熒光屏上,幼兒園的老師和班級里的學生在上面能唱歌,能跳舞,能做游戲,幼兒感到既新鮮又好奇,總想自己哪天也能走進電視該多好。“奧特曼電視臺”的創辦滿足了幼兒的這一欲望。我們攝下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的情景,拍好后就播放給他們看,孩子們特別高興,當發現電視節目中有自己時,即使是一閃而過的鏡頭也讓他們興奮萬分,逢人便炫耀。利用這一機會,我們針對性地向幼兒提出做電視小主人的要求,規范孩子的行為,培養他們的自制能力。一次,我們到大班挑選孩子拍電視小節目,拍攝老師剛把孩子帶走,有一個平時非常調皮的孩子突然哭了,而且哭得非常傷心。問他哭什么,他邊哭邊說:“我也要拍電視。”我靈機一動說:“你要拍電視那簡單,來,笑一個,我先給你拍張照。”說著兩手一反勾,對著他“咔嚓”一聲照好了。我邊“拍”邊說:“等你聽老師話了,不再打人了,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好了,就讓你去拍電視,電視上就能看到你了。”聽我這么勸說,他才悶悶不樂地回到了座位。想早上電視鏡頭的欲望約束規范著他的各種行為,在以后的各項活動中他改掉了一些不良行為。我們也不食言,在“我變了”電視節目活動中,讓他做了小主持人。在每期電視結束時,我們總是適時地給幼兒提出做電視小主持人的一系列要求,比如:做個有禮貌的孩子,和同伴合作游戲,椅子倒了主動扶起來,愛清潔講衛生,等等。孩子們很樂意接受。此項活動的開展,為幼兒提供了鍛煉機會,滿足了幼兒的欲望,使幼兒由膽怯?內向變得活潑?開朗;由自私?任性變得合作?友好,促進了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培養了幼兒的自制能力,并為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三、巧為課堂服務,情境中培養學習能力
當前的幼兒教學,仍以集體教學為主,學習形式以教師講解、示范操作為主,學習內容存在著“一刀切”的現象。雖然教師在教學中已經注意到了個體差異,并盡量地去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但受許多條件的制約,這也只能是“杯水車薪”。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我們走出了這種窘境:創設情境,開展個性化學習。在《語言》課教學中,我們通過網絡調用存放于服務器上的自制CAI課件,并將需要幼兒掌握的有關內容圖標調用于桌面。幼兒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現有的知識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圖畫頁面練習說話。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依據幼兒自身能力與發展水平隨時調整學習的進度,安排學習內容,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益,增強學習能力。看書也是幼兒喜愛的一項活動,幼兒容易被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圖書吸引,但由于他們不識字,給他們自由地看書造成了障礙。利用計算機,我們將部分圖書制作成配套的有聲讀物。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獲取知識的渠道也拓寬了許多。計算機走進幼兒園,走進孩子們的生活,是教育教學的需要,是時發表展的需要。它不能取代傳統的幼兒教育,但它促進了教育形式的多樣化,促進了教學過程的優化,使“幼兒是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原則充分體現,為每個幼兒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實踐中,我們要不斷探索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從而達成最優組合,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