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態經營論文
眾所周知,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突出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化工類中小企業這一問題更加突出。2008年底,各大化工企業都相繼進行了包括裁員、關閉高成本的生產車間、暫停眾多非戰略性生產設施等措施來應對金融危機。面對當今市場的競爭正逐步從質量競爭、服務競爭、品牌競爭發展到綠色競爭的根本變革,筆者認為,實施生態經營戰略,是當前中小化工企業提高競爭力、實現新崛起的必然選擇。
一、生態經營是石家莊中小化工企業經營戰略的必然選擇
1.中小化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面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挑戰。對于中小型化工企業,由于其特殊性質和小型企業投資資金和技術能力的落后,致使這類企業已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主體。從長遠來看,中小型化工企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將直接威脅其進一步發展壯大。2008年上半年,環境保護組織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進行了核查核算。結果表明,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674.2萬噸,與2007年同期(691.3萬噸)相比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213.3萬噸,與2007年同期(1263.4萬噸)相比下降3.96%。其中河北省2008年上半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28.43萬噸,與2007年同期(29.46萬噸)相比下降3.48%;2008年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為78.82萬噸,與2007年同期(82.28萬噸)相比下降4.21%。從主要減排工程措施看,2008年1至6月份,全國有4060萬千瓦燃煤脫硫機組建成投產,淘汰小火電機組裝機容量836萬千瓦;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678萬噸/日。與此同時,中小型企業對資源的利用率低、浪費嚴重,又加劇了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從而將制約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石家莊市是我省化工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截至2005年底規模以上化學工業企業263家,其中化肥、鋇鍶鹽、苯酐、水楊酸、氰化鈉、氨基乙酸、醫用橡膠制品等在國內具有較大市場份額。
2.中小化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面臨著政府環保政策和措施的挑戰。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國家制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污染者付費”“強化環境管理”等三大環保政策,還制定頒布了《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等與環境保護、綠色產品的生產與經營相關的政策法規,并建立了環境標志制度。我國還十分重視借鑒、應用與環保有關的國際標準。這些政策措施直接制約著中小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迫使這類企業對其生產經營戰略作出相應調整,實施綠色經營戰略,承擔起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
3.中小化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面臨著“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以環保為名設置了一系列環保法規和技術性標準來限制對發展中國家產品的進口以達到保護本國市場的目的。歐盟REACH制度(《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與限制制度》)從2007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這是一個空前的綠色貿易壁壘,中國的制藥、農藥以及廣泛應用化學品的紡織、服裝、鞋、玩具、家具等行業都受到了牽連。
二、石家莊中小化工企業的生態經營思路
1.轉變經營觀念,確立生態經營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營,進行生態生產,已成為當今世界企業經營與發展的必然選擇方向。中小化工企業應該樹立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路,在確定具體思路時應該把生態經營放在發展戰略的首位。在生態經營的戰略思路的指導下,大力開發綠色環保技術、綠色生態產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
2.重視環保產業。近幾年來,我國環保產業的年增長率20%~30%,正在成為新的投資熱點。環保產業是指包括環保機械、環保藥劑、環保材料等環保產品的生產與流通,“三廢”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環保技術的開發、工程設計施工和信息咨詢服務的產業。
3.大力推行清潔生產與節能減排。國內外的實踐表明:使用清潔生產技術和節能減排戰略,短期內即可減少原材料消耗5%~10%,減少污染物排放10%~50%,推行清潔生產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著名的鄉鎮企業集團科龍集團在這方面已有成功的嘗試,在其推行清潔生產的7個月內,僅能源一項就節約資金2000萬元。此外,中小化工企業推行清潔生產有利于樹立“綠色企業”形象,從而贏得新的市場機遇。
4.大力開發綠色產品。綠色產品是指從內在質量到外部包裝都無害于人體健康和安全,從生產、使用到回收處理整個過程都符合環保要求且利于資源再生的產品。開發綠色產品的前景是極為廣闊的。目前國外綠色產品的開發已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如綠色食品、綠色家電、綠色汽車、綠色建材、綠色服裝、綠色住宅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預計到21世紀中期,80%以上的產品都將進入綠色產品家族,成為國際市場上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