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傳統戲曲論文
1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問題
涉史戲曲劇目有的取材于正史,也有的取材于野史、稗史,大部分為帝王將相生平,也有一些才子佳人事跡,人民群眾的生活很少涉及。這是基本事實。我們今天研究它,應該尊重歷史,在表現帝王將相的正面人物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評價其生平功過時,集中到一點:他們是時代的產物,時勢玉成了他們。時代,這就是歷史條件。不論創造者本身曾否意識到。沒有人民群眾改天換地的創造力,任何明君、賢相、良將的出現是不可能的。如唐朝李世民之所以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貞觀之治”,關鍵的因素是他深刻認識和認真汲取了隋末農民大起義推翻暴君隋煬帝的教訓,比較深切認識了君與民之間“載與覆”的關系。因而他為皇帝時,實行“均田制”,輕徭薄斂,重視農業生產,與民休養生息。在對待少數民族關系方面,比較注重政治上的爭取、和好,不窮兵黷武,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贊干布,即為這方面成功之舉。這是值得肯定的。對這類劇目中明顯貶損農民起義的劇情、詞語,應做必要修改。
2漢族與少數民族關系以及中國與外國的關系問題
中華民族是千百年來以漢民族為主體與中國境內(歷史上的中國)諸多少數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偉大民族。傳統戲曲劇目中,頌揚漢民族反抗異族壓迫,不屈不撓斗爭的數量頗大,比如楊家將戲、岳家將戲。無疑,這種弘揚民族正氣,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風尚是十分必需的。對于這些劇目有兩個重要觀點,必須端正認識:
一是大漢族主義傾向:傳統劇目中,視少數民族為“蠻”,為“夷”,為“番幫”,劇中少數民族人物不是青面獠牙,便是丑陋野蠻,很少正面形象,明顯有歧視、貶損少數民族的傾向,必須堅決剔除。當然,我們并不主張歷史人物現代化,要求岳飛分清壓迫漢族人民的是女真族剝削階級而不是女真族勞動人民,把岳飛所作傳頌千古的《滿江紅》詞中“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樣的句子也改掉,而是說既保留古人的語言(因為這是歷史),又把矛頭集中于實行民族壓迫的女真族剝削階級,在劇目內容上加以加工、提高。
二是歷史上的中國這個政治和地理兩者兼而有之的概念和實體,是否包含少數民族在內。這不只是一個如何對待傳統戲曲劇目內容涉及的漢民族與少數民族關系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處理這個問題的原則應該也必須是:立足今天,尊重歷史,放眼世界,面向未來。歷史上中國境內漢族與各少數民族之間、各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與紛爭,皆系國內矛盾,只區分正義與非正義(掠奪與反掠奪,侵擾與反侵擾),而不可把少數民族視為外國。當然,勾結外國侵略者,引狼入室,分裂祖國的人,又當別論。外國海盜、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的侵略:如明朝中葉倭寇對我東南沿海地區的武裝入侵,明中葉葡萄牙對澳門的侵占,明末荷蘭強占臺灣等等,尤其是沙俄在近代對我國西北和東北一百四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的強占,這些都是對我國的侵略,同中國內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是性質完全不同的。
另一個問題,猶是如何對待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首領和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于前者,必須糾正長期以來統治這個領域的漢族大民族主義觀念,確認少數民族涌現這一批杰出歷史人物,吐蕃的松贊干布,契丹的耶律阿保機、肖銀宗(肖太后),女真的完顏阿骨打,蒙古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滿洲的努爾哈赤、皇太極,玄燁等等;遠溯一些,還有北魏的拓跋宏(魏孝文帝)亦是。他們對于本族和中華民族都作了歷史性的貢獻。對于后者,即少數民族在中國境內建立的政權,按照歷史實際,加以區分:一種是地區性的,如契丹建立了遼國,女真建立的金國;另一種是全國性政權,如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滿洲人建立的清朝。與此相關的問題是要正確表現漢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性質:這種戰爭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利于祖國的統一。縱觀中國歷史,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即漢族政權的所謂“邊患”,在通常情況下,多為政治、經濟、文化落后的某一少數民族剝削階級發動的對政治、經濟、文化先進的漢族的掠奪性戰爭,秦漢之際的匈奴,隋唐時的突厥,宋代的契丹、女真、黨項等等。即使像滿洲族和蒙古族都統一中國,建立了一代強大的封建王朝,但在其從本族居住地進入漢族居住地廣大中原地區過程中,對漢族人民的屠殺和殘暴的民族壓迫,也是眾所周知的。因之,北宋之抗遼、抗金、抗西夏,南宋之抗金、抗元,明末的抗清斗爭和在這些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杰出人物如楊家將、岳家將以及文天祥、史可法等等,他們為保衛漢族人民的利益,反對異族壓迫而英勇斗爭的事跡,受到當代和后世人民的褒揚,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3歷史人物的地位與評價問題
由于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涉史戲曲傳統劇目在藝術再現歷史人物時,須正確評價其歷史地位真實地表現。一是封建傳統觀念。這種觀念突出表現在三國戲中的“尊漢抑曹”,它以劉家為正統,否定曹操,認為臣子不應專權,尤曾不應取君而代之,不論這種取代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其實,劉家的東漢末的統治腐敗不堪,早已民怨沸騰,正如黃巾大起義所揭示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曹操的崛起,無疑與他鎮壓黃巾起義(主要是對青州黃巾)奪取農民起義勝利果實有重大關系,而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收拾中國北方割據勢力,革除一些東漢末弊政,確是順應歷史要求(結束封建軍閥割據、戰亂,恢復和平統一)的進步之舉。曹操是歷史正面人物,絕非奸賊。二是封建迷信和宗教迷信的渲染。如楚漢相爭戲中劉邦為赤帝子;唐戲中李世民為紫微星;魏征為文曲星,薛仁貴是武曲星;宋金戰爭中的岳飛是釋迦牟尼處護佛法的大鵬金翅鳥,秦檜是被大鵬金翅鳥在釋迦牟尼講經大會上啄死的放臭屁的蝙蝠,如此等等。把人世間事幻變成神佛妖,宣揚迷信,歪曲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掩蓋了杰出歷史人物順應歷史潮流,及反動人物禍國殃民的真實。
4愛國與忠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