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動畫教育論文
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當中的動畫是在我系開設的新型專業,也是在整個國內新興升起的專業。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制作專業當中的動畫專業作為核心課程,如何加強教學內容、加強教學改革,以及如何加強專業建設成為我們探討的重點教學內容。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特點,將如何培養動畫制作人才,是每個學校必須認真思考與探索問題。下面幾點進行交流和探討。
一、加強專業專業領域的認識、方向的引導
動畫行業目前中國的動畫市場急缺行業人才,雖然現今很多院校都開設動畫專業,但是需求和空缺還是很大,尤其是高端的、技術型動畫人才。基于當今的中國市場,各類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也針對市場需求進行專業開設。不同的高職院校有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式,根據示范性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改革為依據進行動畫專業建設。在動畫專業定位上:通過系統的教學、模擬訓練以及校企合作,培養學生具有動畫設計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在辦學思想、專業建設、管理模式和辦學機制上都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強調實踐教學,以培養技能型動畫人才為主要目標。這樣的專業定位使我們在思想和行動中明確方向。通過親自帶領學生進行課程實踐,發現市場是需要動手技能很強的人才,無論是手繪還是電腦。而且現在中等或發達城市對于動畫是需要復合型人才。所以針對市場的需求,我們有很多是需要不斷的完善和改進。
二、實施動畫教學改革
為拓寬學生就業面,在動畫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首先是模塊式教學設計改革,分為四個大部分:1、基礎教學模塊:公共基礎課、美術基礎課、動畫基礎課、影視基本知識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課程,為專業學習打下較扎實的綜合基本功;2、專業方向模塊:制定二維動畫、三維動畫二個專業方向的專業課程;3、實踐教學模塊:分為基礎教學實踐、專業技能實踐、綜合性實踐周、畢業設計。4、實踐基地建設教學模塊:分為學校實踐基地、公司及企業實踐基地。通過以上模塊式教學設計的改革,達到培養掌握動畫制作技術的應用型人才的目的,使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動畫、初級原畫、分鏡頭臺本、背景和場景、建模、材質與燈光、渲染、后期合成、插畫等崗位工作。其次在課程設計上可增加素描人體寫生、動漫速寫、解剖學等專業基礎課,使學生動畫基礎理論與技能得到提高,符合動畫專業教學的需要。最后在選修課方面開設了表演課、優秀動畫作品賞析、雕塑、漫畫、設計簡史、攝影等課程,使學生的知識面闊寬,就業可塑性大。通過這樣的改革和探討,達到適合市場需要以及復合型人才需求。
三、解決質量問題
動畫作為現今中國的一項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作為在工科背景下的動畫專業要秉承“藝工同治”的教育改革思想,加快教學改革和各個文化之間的滲透。絕大多數院校面臨動畫教育資源不足,動畫師資嚴重缺乏,動畫教學計劃需要規范,教學質量需要提高等問題。都嚴重制約了我國動畫教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如何最大限度地運用現有的動畫教學資源及動畫教學設施,加強我國動畫中高級人才的培養,以滿足動畫人才的市場需求,推動我國動畫產業迅速的發展,是我們動畫教育事業和動畫產業共同面臨的一項重大問題。開展動畫專業教學模式的探索,尋求動畫教學的經驗,以及如何更好的找到中國自己的動畫模式。
四、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
在整個高職院校中,學生的自身能力普遍較弱,如何改變學生的入學后的狀態,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該始終堅信我們培養的是人才。在當今社會,技術的全面進步、藝術品味體的提升,使我們要考慮職業生活的人格素質。一方面加強以實際運用為主線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加強藝術素質的修養及對人文思想的教育。是學生成為真正有文化底蘊和修養的全方位人才,而不只是軟件和技術的工匠。
綜上所述,作為理工類院校的動畫專業,需要更好的結合校情并和相關的工科專業設置相適應,促使動畫藝術的想象思維和角色造型能力與科學的邏輯推理和實驗驗證相結合、人文精神表現與物質產品的創造相結合,努力實現對于能夠具備藝術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等多學科綜合知識,具備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合格動畫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要有突破性,要建立長遠有效的與實際需要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發展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服務社會的良好局面。